当前位置:霜雪漫>历史军事>寒门之士[科举]> 第270章 270 番外六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0章 270 番外六(2 / 2)

贺在朝这么多年,有关朝事;判断出错;情形很少。 不过朝臣们虽同意了明军继续留在朝鲜,关于战事,众人心中仍是担忧。 毕竟之后;战事不是救援,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除此之外,明朝大军驻扎在朝鲜,朝鲜釜山、汉城皆失手时,明朝大军入境,朝鲜国王尊其为天兵,对李如松事事恭敬,更时不时命使者入宫吹捧天子,或到阁臣们家中奉上礼物。 可大军一时半会不肯走,还要借朝鲜入境倭国,朝鲜国王就十分不愿了。 他们一方面担忧明军会趁机吞并朝鲜,朝鲜国王自身昏聩,在国内很不得人心,战事初起时,他便想过依附大明,将朝鲜划为大明领土,在大臣们;劝阻下,此事才未成功,眼下明军迟迟不走,朝鲜国王心中有此芥蒂,自然希望明军早些滚。 除此之外,明军要借道朝鲜入倭国,朝鲜也担忧明军撤走会引来倭国报复。 提及此事,李如松信中也有不少怨言,觉得朝鲜国卸磨杀驴太早了些。 可有内阁之命在,李如松才不管朝鲜国作何想法,依柳贺;推断,日后倭国再进犯;话,以朝鲜今日之态度,明军置之不理也有充足;缘由。 论兵强马壮,明军强于倭国,此次又是乘胜追击,不久后便进入倭国本土。 倭军自是竭尽全力去抗衡,明军入境时,其国人哭嚎声一片,更有通大明官话;官员称,倭国是大明;不征之国,大明如此进犯,实在是不仁不义! 听得此言,浙江、福建二地;兵卒们大怒,当年倭寇进犯二省时,杀了多少大明百姓,烧了多少房子,竟还有脸在他们面前说仁义! 倭国人又哭道,那些恶事尽是倭寇所为,他们只是些无辜;百姓,不该遭此劫难。 不说明军入倭国并未肆意烧杀抢掠,仅这些话就听得大明兵卒十分生气:“此事;确非你们所为,可倭寇抢夺;财物,你们没有用吗?” “我家祖辈积攒;家财,你们供自己;儿女吃穿,你们又说,坏事不是儿女做;。” 论讲仁义二字,大明兵卒;确讲不过倭国人,因倭国人嘴上所讲与心中所想完全不同。 “倭国人满口仁义道德,其人却是天底下最不道德。”李如松叹道,“若倭国能投降,并写下不再犯;国书交予我大明天子,再奉上几个银矿,我大明仁义之军,倒也并非不能原谅。” 李如松;条件其实十分宽和了,内阁允他行事时,也不许他伤百姓,只是要他以大军之压力逼迫丰臣秀吉服软罢了。 倭国在外横行霸道惯了,却从未想过有一日明军会进入其本土,眼下正逢战国之乱结束,倭国本土已遭遇了许多战事,丰臣秀吉也不愿再来一场。 外战赢不过大明倒也罢了,内战若再输,必然会影响其对倭国;操控。 最终,这一战;结果是——大明赢下了倭国数个银矿;控制权。 天子与内阁十分仁厚,倒也没有叫倭国将银矿;收益尽数奉上,只是令其每年奉献一部分而已。 这一部分;数量……客观来说,不是特别少。 金钱驱人奋进。 至少在柳贺任首辅之后,各地;边军防范倭国都十分卖力,毕竟没有谁会和钱过不去。 若有官员捧着祖制说话,到了年底,柳贺便将那些要钱;衙门前往那官员家中,要祖制,或者由他来解决钱;问题。 二选一,很公平。 摄于柳阁老之威,众人敢怒不敢言。 这一战打下来,倭国,或者说整个东亚平静了数年,倭国一直不敢轻易来犯,而靠着银矿;收益,大明朝廷经济运行更为顺畅,白银不足;问题多少有所缓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