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玄幻魔法>买活> 第101章 新来的农民们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章 新来的农民们(2 / 3)

了,那地主的佃户越多便越亏本,他们只能把田荒了几年,只做最基本的养护,任由许多佃户在此期间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变做了流民,让剩下来的少数佃户种更多的田,虽然总的产出减少了许多,但支出也会因此变少,之后等天候和治安都慢慢地平复了,再开始找新的佃户,收留新的流民来为他们精耕细作。

这是很缺德的,有些宗族规矩严谨的村落,时不时就闹出沉塘、私刑这样的事情,但公认最缺德的荒田,虽然摆明了里外里便是许多条人命的差别,但却始终难以受到一丝遏制,因为宗族的主事者往往就是地主本身。买活军来了以后,这样的事情当然不会继续下去,光这一点就让很多农户暗地里称愿了——但他们很快发觉买活军的严酷不仅仅针对地主,也针对农户们,他们不但要拿走地主的地,也要拿走农户们所占有的那些‘额外’的地,他们既不承认地主对土地低效的占有,也不承认农民对土地本能的贪婪。

“如你家有三个壮劳力,两个半劳力,那么你家便算是有4个劳力,四个劳力十亩地,这十亩地,一亩一年交三百斤谷子便得了,余下的多少都是你们的。但倘若你家的地在十亩以上,便不是这样交了。”

“倘若你家有十四亩地,这余下的四亩每年谷子是要翻倍的,还要上报产量,倘若一年却只种了一季稻,连冬小麦都没种,或者双季稻的产量没有达标,那么便是一种浪费,还要额外加你的地租。这笔帐可能算得明白?”

现在一家一户中,至少也有一个人算学学得很不错了,甚至于聪明的农户自己就能算——种田是很看天时的,譬如前些年还能种双季稻,但如今冬日天气太冷,便只能种越冬的小麦。一般的来讲,三十多岁的父母,领着两个十六七岁的儿子,下头还有两三个未成年的弟妹,这一户人家种十亩地,精耕细作也不吃力,套种了大豆、菠菜,又种了玉米、土豆,吃口就很丰富了,而如果有些地还能种一季的越冬小麦,一年下剩的粮食,连大豆、玉米、土豆、水稻、麦子都算在一起,那便是六七千斤甚至近万斤的结余。

这样的结余是往常不敢想象的,从前一年一两千斤的粮食结余都有,匀在一个人头上,六个人,一个人一天只能花销一斤多的粮食,将将是只够吃的。不要说任何之外的消费,便是布都很买不起,只能靠家人额外地匀出时间去种麻,从嘴里抠下钱去买棉。至于治病,那更是不可能的事,遇到了病痛便只能听天由命,哪怕看病看得起,抓药都抓不起了。

买活军来了以后,又发新的稻种,又来人教他们种田,甚至还要考试,三年下来,一年的结余从两千斤变成了七千斤,布也便宜了,甚至棉花都便宜了,而粮食的售价和收价也都稳定了,农家甚至也敢割肉来熬油,自己灌香肠做腌肉吃了,这已是农户们难以想象的好日子。而唯独的瑕疵便是他们不知道这些多余的积攒该如何去花用——

第一开始,自然是买各色各样生活中的必需品,如铁锅、火炉、衣物针线、锅碗瓢盆……第二便是改善居住条件,虽不说是全水泥的房子,但至少也把土屋换乘砖房,再用水泥抹面了,三年下来,有些勤谨的家庭已经完成了这两步,他们便很容易地想到了第三步,那便是把自家的积蓄买了新的田地,给未成年的儿女预备起来。

这也是勤奋的好农民在好年景时扩大家业的必备步骤,但如今买活军治下的农户便发现自己在这一步卡了壳——自从他们来了以后,便冻结了农田的买卖,也就是说,以前农田的买卖是可以到官府里去上档的,但现在官府不办了,想卖田的农户只能卖给官府,而想买田——现在没有买田这个说法,买活军的田是只买不卖的,他们倒是给户均亩数不足的农户、佃户们分田种。

这对于大多数被分了田的农户来说都是好消息,但对那些较有远见,身份介于农户和地主之间的富裕农户便是很大的打击了,他们中有些趁乱、趁着亲戚的关系,占据了不少无主的田地,五个壮劳力却有二十亩田——若要把二十亩田都精耕细作,进行套种、多季耕种,那是忙不过来的,一般都是精心耕作其中的上田,而中田则只种一季水稻,另一季便用来种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菜也好,甚至还有种猪草的,并给了个冠冕堂皇的说法,说这般是为了作养地力。

这样一来,对小家庭来说,所得自然是比只有十亩田更多,但对买活军来说,余下的十亩田便是浪费了,因此便要用地租来调节,一亩地一年要收了六百斤的谷子,这样才能弥补他们的损失。而这个地租足以让很多农户望而却步了,额外的田,一年还要打出九百斤谷子接近是不可能的,而倘若剩余的谷子一亩地一年只一百多斤,那么为此花费的,要压榨自己身体才能得到的体力,便非常的不划算了。

他们开垦新田,重新养蓄荒田的动力因此大大地减损了,而这些无人认领的田地也丝毫没有浪费,从外间来到买活军治下的流民源源不绝,很快就重新占领了那些因为人口损失而荒废的村落,就连毫村这样的地界都被分配了好几户新农家,地怎么会少人种呢?既然买活军想要治下的地都高高地产粮,他们自然是能找到人来种地的。

新旧融合,若是在往常,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