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玄幻魔法>买活> 第239章 牡丹亭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9章 牡丹亭(2 / 5)

今倒是迎来转机了!就是务实肯干四个字说得好了,难道真就为了面子,明知道要输还去和他们打?真就不怕一把飞剑,千里之外取人首级?”

和平民对于《斗破乾坤》的追捧不同,对这群士大夫来说,买活军的话本子,也就只有《蜀山剑侠传》稍微值得一观,他们中有不少人都相信,《蜀山剑侠传》中的神通,是对谢六姐所来仙界的如实描述。既然如此,答案便很明白了,打,肯定是不能打的,哪怕主张要打,都是很不合适的言论,不知道会不会成为仙剑的目标。而且这也包含了很现实的考虑在里头,那便是一旦和买活军打起来的话,姑苏城要承受的损失。

“当然是议和好喽!”也有人这么公然地诉说着朝廷对于苏松道的压榨,“若是打起来了,钱粮从何处来?还不是要我们这些百姓们纳捐认领。兵灾残民啊!买活军纵然粗野无礼,有一番话说得是没有错的,这天气一年比一年异常,一年比一年冷,小冰河时期俨然是要成真的,都是华夏子孙,打什么打?难道真要两败俱伤,让建贼得意了不成?”

这自然是所有人能想到最坏的结果,至于买活军占去了福建道……那又没什么的,至少五年内,买活军打不到姑苏这里来,而且就算来了,也未必就一定屠城什么的,买活军的名声比建贼好太多了,而且他们还很会做生意,‘小自在天’内坐着的七八人,去年和买活军做皮棉买卖,哪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卖皮棉,买棉布,又从买活军那里买来稀奇古怪却都又十分实惠的东西,就连菜油,买活军处的出产都更上等一些。怎么看买活军对苏松两府都只有好处,至少要比朝廷更好得多。

姑苏城抗税的风气,自古以来就是有的,而且这个地方的人,对于天子的观感并不怎么样,本地人有些还记得本朝立国之初,因为这里是和皇帝争天下的张王大本营,皇帝颇费了一番功夫才拿下姑苏,因此姑苏的税赋便被定得比别处高得多,且处处受到打压,很多本地人的长上,都是接连过了好几代人的苦日子,这才慢慢地将城市经营得如从前一般富庶。

既然赋税这样不公平地重,姑苏本地人对于朝廷没有太多好感,反而喜闻乐见买活军崛起,也就不足为奇了。和议的达成,更是直接避免了大额军费的开销,又肯定能促进经济的发展,里外里,便是数不清的银子在这里头滚着。自从见到和议开始,诸位大老爷的脸便是圆的,见了人都是笑眯眯地‘恭贺新禧’,可见心情之佳。

今日的小书房内,更是充斥了笑声,人们嘻嘻哈哈,投机地谈论着云县和议带来的商业前景,以及广陵府的老朋友们心中会有多么恚怒——不打,还议和,买活军的私盐岂不是越发地要卖到他们这里来了?老盐商的生意真是越来越不好做了。但对于松江和姑苏来说,棉布买活军的好,他们需要皮棉啊,松江姑苏的丝绸也还是不愁销路……广陵府的烦恼,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真是个再好也不过的年节了,老爷们甚至也有了做学问的心思,拈着胡须,议论起了颁发的新历法。

“这个东西,自然是好的了,旧历法不堪用,若是真信了历书上的节气,那是要耽误农事的。”大家对于华夏历的准确还是非常信任的,因为谢六姐的天人身份,也因为已经有人传说,主编这部历法的人,是前阵子遭了贼手的徐子先。徐子先在天文上的造诣,还是大家所公认的。“这都已经元月了,怎么咱们城内还没有青头历发卖?可是不该,别耽搁了春耕!”

“这个华夏历,倒也的确是别出心裁啊!只为何把元年定在秦统一六国那年呢?若是以大一统的时间来算,那怎么也该从三代又或者周代开始吧?”

“这个张兄就有所不知了,那些青头小儿新出了一本书,叫作《政治与社会》,其中将商、周分为封建社会,而秦一统天下,是为所谓的集权大一统社会,周代那不叫大一统,叫封建。”

“封建吗?”

政治教材刚出来还不到两个月,多少有些消息不太灵通的客人,年前在乡下奔忙,便没有看到这本书,一听这话,顿时不干了,起身就要‘翻检禁书’,请王老爷拿出来看看,王老爷笑道,“大年下不看这扫兴的东西,免得张兄你憋得难受!”

这自然是因为青头小儿的书中,颇多谬语,叫人看了忍不住要勃然大怒,甚至是立刻争辩呵斥起来,而正月里又是最不该说坏话的。张老爷闻言,便先不看了,但到底是索来了书本藏入怀中,“抄好了便还你。”

“君子借书,惯例是不还的。王兄可要盯好了。”不知是谁捏着嗓子在墙边笑话张老爷,张老爷着急分辨道,“哪里有都不还呢!”

一个‘都’字漏了马脚,众人一发都哄笑起来,一时听差来报,小班已调好丝弦,于是众人又移步去鸳鸯厅中,隔着水听着那小亭中几个小唱袅袅娜娜唱了一回,大戏台那里又开了《麻姑献寿》,园内园外衣香鬓影,众人谈笑风生,端的是热闹非凡。

那厅中的长桌茶点撤了,换成了高高的看盘,而看盘又换成了酢、糟、冻、腌、醉、酱、风、腊、拌等十余种做法的冷盘看菜,佐以烧得滚热的四五种名酒,有花雕、玉露烧,不喝酒的还有果子酿,众人谈笑间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