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玄幻魔法>买活> 第534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4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2 / 3)

想不到的程度,然后把商品通过海运、河运,发到天下各地去。”

“就像是这种高透的玻璃,其实敏地也不是没有,无色琉璃灯在宫中不算是很稀奇的东西,但是,他们的价格压不下来,根本就没有普及的可能,而买地就不同了,我们的玻璃灯,能够便宜到在民间创造出一种广泛的需求——便宜到你认为自己非买不可,于是,广阔的市场就立刻被这么织造出来了。”

谢金娥原本大概是管专门学校的,说到专门学校烧钱时,她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心疼和不舍,但一旦说到他们的研究成绩,便禁不住眉飞色舞了起来,“就像是这个玻璃灯吧,没有它之前,大家还不是一样做生意?但它一旦推出了,而且一盏只卖个一两银子,那你立刻就觉得,没有几盏灯,这晚上的生意压根就做不起来了。”

这当然是实话了,哪个城市都有通宵达旦燃烛助兴的店铺,蜡烛虽然昂贵,但这贵也是贵在客人身上,总会折进菜价、酒水的价格里,也总有消费得起的客人。买地这里就更不用说了,蜡烛都已经是便宜货色了,买地的蜡烛好像不是荤油蜡烛,也不是白蜡——在川蜀,人们还是用牛油蜡烛的多,因为牛油便宜,到了大江下游,白蜡就比较多见了,也比牛油蜡烛便宜一些,白蜡是蜡虫所产,因为蜡虫在川蜀没有人养,黄景秀很少见到,还认为白蜡烛是很稀奇的东西。

买地这里,常见的好像是更耐烧的石蜡,这就是更少见的东西了,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们这里最名贵的燃料是煤油,在店铺里轻易是见不到煤油灯的,黄景秀现在也只是听说而已,现在商店用的,都是烟淡的石蜡,按照谢金娥的说法,价格不比白蜡贵,而且还非常耐烧,“这东西是煤炭里提取出来的,山阴的煤好,副产品的石蜡烟少。所以把山阴的煤卖过来的商人,政审分都要多一些。”

山阴的煤、鞑靼的滑石、东瀛的白银、高丽的石墨高丽的铜,这些遥远的地名,在金娥的讲述中被轻描淡写地带过了,天下各地的矿产汇聚到了买地这里,变成了高透玻璃、石蜡做的蜡烛,成为了一盏盏便宜的玻璃灯,把店铺照得犹如白日一样光亮,而这光亮的灯又更带动了人们出行的热情——

既然灯便宜了,折进菜钱里的本也就少了,菜也就跟着便宜了,便宜的吃食,便让很多家庭觉得,比起下工回家还要起火烧饭,坐在灶台前苦苦地盯着火候,倒不如出门买点儿——于是,这也就更促进了夜市的繁荣,店铺摊位也因此越来越多,买地不但有光,还有能享受这些光亮的人群,才在各地的州县中酝酿出了这样热闹的景象,这其中所体现的力量,哪里仅仅只是灯火一样呢?

“那是老虎灶,专门卖热水的,背过就是澡堂,现在天气热了,澡堂的生意不太好,他们就主要卖热水——倒也不怕亏本的,这个澡堂没有热水池子,来多少人洗澡放多少热水罢了。老虎灶一般都兼着帮邻里蒸饭,比自己煮要省事,你要常在他家买热水,蒸饭的钱都不收你的。”

确实,时不时地就能见到有百姓提着篮子来取饭盒,一个个马口铁的饭盒被夹出来,放进篮子里,和已经买回来的荷叶包熟菜一起拿回家,最多自己再烧个汤,一顿晚饭这就有了。正赶上工厂下班,两边的灯火中,人潮川流不息,食物的浓香已经传出来了,各式各样的吆喝声混杂在一起,让还不太熟悉此地口音的黄景秀颇有些反应不过来——买地的人大家都是说官话的不假,但也还带了方言的口音。

“酢辣椒啊,酢海椒,南湖道刚下船的好酢辣椒来——一碟子送两碗饭,最杀饭的好东西!快都尝尝来,新货!”

“老板来个蒸茄子浇汁带走!”

“烤肉串五元一根货真价实!”

“老板,炸童子鸡来一只带走!”

“卤豆腐干切一叠,饶我些卤汁——我碗在这里。”

因为是要带回家做晚饭配菜的缘故,都不是什么贵价的大菜,那些灯笼最多最明亮的餐馆反而不吆喝,都忙着接待进门吃喝的贵客,小摊子小门脸是更热闹的,要蒸菜的人很多——蒸,是最便宜的加工手法,和汆、烫有得一比,便宜在省油上,只需要把菜蒸得熟烂了,再浇上料汁,就可以下一大碗饭了。

很多人白日里在食堂吃了一顿,晚上这一顿就不吃荤菜了,来两片卤豆干、一碟蒸茄子浇汁,拌在饭里再下点儿蒜泥——这样看,买地虽然有许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但百姓的吃口和敏地却还不算是天差地别的,至少荤菜、大油炒菜,对于百姓来说也还是比较奢侈的东西。

不过,即便是素菜,这样的吃口对于辛苦了一天的汉子也足以让他欣喜啦,有些人干脆就站在路口,打开马口铁的饭盒现拌现吃,吃得满脸饭粒痛快淋漓,吃完了筷子往饭盒里一丢,饭盒一盖,往斜挎的布囊里一塞,取出手帕擦嘴,又凑到老虎灶边上要一点热水来投投手帕——还算是讲究,把头脸的汗一抹,他着急地去占位子了。

占什么位置呢?那就看各人的喜好了,但需要占位的地方是很多的,先一个,街头的戏台,这会儿人必定多,四面的玻璃灯挑起来了,演员们开始涂脂抹粉,准备上台唱戏了——黄景秀瞟了一眼,白话戏的妆容,和万州酬神庙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