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都市言情>蝉动> 第八百八十四节撤离(新年快乐,明天休一天)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八十四节撤离(新年快乐,明天休一天)(1 / 2)

一支由日本海军航空队的27架96式舰载战斗机,18架96式攻轰炸机及10架陆航飞机组成的混合编队沿长江向江城飞来,目标是王家墩机场和汉阳兵工厂。 “摩西,摩西,各分队按照预订计划施行攻击,天闹黑卡半载!” 在其中一架飞机上,负责此次行动的日本指挥官下摘下风镜,握着安装不久的无线电通话器下达了作战命令。 “半载!” “突撃!” 看着远方冒着浓烟的兵工厂烟囱,日本飞行员们一个个两眼通红,表情狰狞吼道,手上拨动操纵杆准备开始进攻。 但还没等它们分散开,6架红俄战机从高空钻出云层,如勐虎下山般向日机编队俯冲下来。 猝不及防的日机仓促应战,快速收拢阵型用机枪构成火力网,企图阻止红色战鹰的攻击。 红俄航空志愿队战机则充分利用自己高速、灵活的性能特点和娴熟的战斗技巧,在敌机群中横冲直撞,搞得敌机乱成一团。 一旦有日军战机脱离编队,他们就紧紧咬住敌机,从尾部、背部和腹部发起近距离攻击,天空中火光闪烁,哒哒的机枪声响成一片。 “日本飞机完蛋了,完蛋了!” 地面有人呼叫起来,原本躲起来的百姓纷纷跑了出来,顾不上漫天纷飞的弹片和敌机扫射的危险,为红俄飞行员加油鼓劲。 只见一架日机尾部拖着浓浓黑烟,像断线的风筝一样摇摇晃晃往地面坠去,十几秒后发出“轰”地一声巨响,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鬼子飞行员当即葬身田垅。 欢呼声还未落下,空中再次传来机枪的响声,人们抬头一望,3架红俄战机从头顶掠过飞快靠近2架日机,一阵哒哒的机枪声响过,又一架日机机尾冒红光坠落。 “漂亮!这帮红俄人真行!” 归有光用力锤了一下地面,目不转睛的看着天空中的厮杀,短短几分钟,就有两架鬼子飞机被打下来,观战者无不欢欣鼓舞。 左重也在注视着钢铁战鹰们的雄姿,心中感慨不已,根据特务处对王家墩的远距离监控,红俄飞行员称得上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每天清晨6时,他们便准时起床锻炼,沿公路作长距离跑步,中午训练执勤,晚饭后在操场踢足球、打篮球。 在作战期间,从不出门或者涉足茶楼酒馆、舞厅戏院,甚至向国府方面主动要求降低生活标准,难怪可以保持如此高的战斗热情。 就在这时,越来越多的红俄战斗机赶到战场,日本人很快就招架不住,一架接一架被击落,纷纷败下阵来,拼命朝远处逃窜。 此战,国府方面损失了9到12架飞机,而日方的损失是国府方面的3倍左右,这一战对稳定江城的空中局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甘失败的日本军方于几天后又一次集结,18架轰炸机在36架战斗机的掩护下,向江城发动了新一轮的空袭。 张网以待的红俄援华队迅速出动,利用飞机优势在1500米的高度对付日军战斗机,果军空军盘旋在2400米的高度,负责掩护,同时担任攻击日军轰炸机的任务。 见势不妙,日军只能立即调转机头向东撤退,援华航空队和果军空军勇敢追击,当天共击落了14架日机,自身只损失了2架。 1938年上半年的江城上空,可以说捷报频传,在这段时间里,两国空军并肩作战,先后与日军展开了数次大空战,成功地阻止了日军对江城的空袭,有力支援了正面战场。 相反的是,地面战场就没这么顺利了,果军基层官兵总体上是英勇顽强的,大量杀伤日军,给予了日军以重大打击。 从长谷良介传回的情报看,日军华中派遣军总伤亡应该在5.5万人—7万人之间,同时还有10多万轻伤人员,日本人元气大伤。一 但由于某位最高决策者及有些高级将领作战指导上的失误,导致果军在消耗敌人的同时过多地消耗了自身,果军阵亡将25万余人,加上负伤超过40万,无力再战。 值得一提是,为了阻止日本华北方面军在豫省的进攻,号称爱民如子的光头命令4~9军275师掘开了花~园口的黄河堤坝。 浩浩荡荡的洪水席卷而下,徐城、皖北、苏北40余县的大片土地顿时沦为泽国,给当地的百姓造成极大的灾难。 根据特务处各地情报站提供的数据初步统计,总计有80余万人惨遭溺死,千百万人流离失所,并形成大片黄泛区。 即使掘堤事实上打破了日军的两线夹击江城的作战计划,为保卫江城争取了时间,可随着战事的推进,战局依旧对国府不利。 到了10月的上旬,日军攻占信阳,斩断了坪汉铁路的联系,使得江城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江城开始全面撤离。 一代船王卢作孚先生受命指挥撤离行动,利用分段运输方法,先将所需运输的人、物先集中到宜昌再行转运。 不久的将来,对方在短短40天内,将150万伤兵、难民等各类人员,10多万吨货物以及机器成功运到了山城。 其中包括钢铁厂2家,机械厂230家,电器制造厂41家,化学厂42家,纺织厂115家,饮食厂46家,教育用品厂81家,矿厂8家,其他工业54家。 这些工厂和物资为中华民族抗日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火种,为持续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持,同时江城也渐渐变为了一座空城。 当最后一艘撤离渡轮即将离开江城码头时,位于坪阅路上的特务处办事处内一片忙繁忙,大量文职人员在火盆里焚烧文件。 烟雾缭绕中,处长办公室里却是另一副景象,十几个武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