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历史军事>扬锋汉起> 第三百一十三章开疆拓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三章开疆拓土(1 / 2)

收到武陵王司马遵入住东宫、代行天子职权的消息后,杨安玄立即派人前往建康恭贺,并送上贺礼。

司马遵以杨安玄首倡讨桓之功,任命杨安玄为辅国将军(三品)、雍州刺史,准许他讨伐附逆的梁州刺史桓希。

曹魏时将益州一分为二,八郡归益州,另外八郡属梁州。梁州八郡,分为汉中郡、巴郡、广汉郡、巴东郡、巴西郡、梓潼郡、涪陵郡和宕渠郡。

年初,桓玄以桓希代苻宏为梁州刺史,准备向益州用兵,结果益州刺史毛璩先行占据梓潼郡,进驻白帝城。

梁州治所在汉中郡南郑城,桓希到任之后,为防毛璩攻打汉中,在汉中、巴西、广汉三郡重兵防御。

接到朝庭的诏书后,杨安玄立即动身前往绥县与先行驻军于此傅弘之和朱龄石汇合。

之所以没有先动手,杨安玄考虑到梁州刺史桓希是桓玄的族人,便梁州各郡的太守却不见得忠心拥戴桓玄。

如今桓玄兵败,明眼人皆知其不过是垂死挣扎,这些太守们有多少肯定已经灭亡的桓楚王朝卖命。

当初取雍州的时候,以朝庭诏书开路,一路顺畅直至襄阳城下,如今取梁州不妨照单抓药。

杨安玄还有深一层的考虑,他不仅要占领梁州,更想在梁州立稳脚。梁州地处汉中,易守难攻,东与雍、荆接壤,北则可攻长安,南面直下益、宁,是兵家必争之地。

巴东郡治所鱼复城,太守柳约之接到杨安玄派人送来的信,信中告知朝庭命他收复梁州,让他顺应天命,迎接朝庭大军到来。

打定主意,杨安玄不再犹豫,开始考虑如何着手救阴慧珍。

于是,桓玄派散骑常侍徐放先行游说刘裕、刘毅、刘敬宣、诸葛长民等人,让他们主动撤退解散军队,将准许他们悔过自新,加授官职。

徐放冷声道:“刘毅,大楚雄兵十万即将顺江而下,万岁怜惜尔等性命特命愚前来劝降,尔等若不顺应天命,大军到来玉石俱焚,届时悔之晚矣。”

江陵,荆州兵马船行江上,浩浩荡荡,桓玄觉得自己要重振王霸之气。

杨安玄知道身在江陵的桓玄已经重建军团,而司马德宗以及阴慧珍等人也被软禁在江陵城中。

毛璩是以晋室的名义指挥柳约之,如今杨安玄奉朝庭承制收梁州,柳约之考虑再三,在杨安玄兵临鱼复城时开城相迎。

此时,桓希和毛璩都收到了杨安玄进军梁州,收服巴东和涪陵两郡,正举兵前往宕渠郡宣汉城。

四月二十七日,桓玄率文武大臣登上楼船检阅军队,只见战舰千艘,将江面铺面;数万军兵看到他出现,举起兵器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压过了江上的滔声。

巴郡太守王琰相继收到梁州刺史桓希、益州刺史毛璩以及雍州刺史杨安玄发来的公文,看着摆着在案几上的三份公文,王琰苦笑不已。

穿越至东晋近十年,不知不觉中自己改变了许多,变得功利冷漠起来。人无信而不立,自己答应了阴家,就应该做到。

看着刀枪如林,映日生辉,桓玄豪情顿起,有这些雄师定能重夺建康,再登大宝。

得知桓玄率军东进,杨安玄让傅弘之领军两千守江州,朱龄石率三千兵马前往涪陵郡汉复城,自己则带了几名亲卫兼程回返襄阳。

可是若想救阴慧珍,必然要从桓玄手中救人,桓玄不是傻瓜,他走到哪里就把司马德宗带到哪里,既是怕人利用司马德宗的旗帜来反他,又是想将司马德宗当成救命用的稻草。

正当杨安玄整军北上,准备再战宣汉城之际,一封书信让他不得不停住脚步。

刘道规坚定地道:“敌强我弱,下令退军士气肯定低落,即使回到浔阳也不能自保。桓玄名为英雄,其实胆小如鼠,不然怎么会弃建康不战而逃。荆州新募兵马,训练不足,兵无战心,两军相遇勇者胜,我军奋勇争先必能破敌。”

杨安玄无声叹息,他曾从从阴敦的信里、阴绩的描述中得知阴慧珍在宫中虽然衣食无忧,但相伴傻子天子有如身处监牢,时常以泪洗面,阴绩每谈及妹子,都要扼腕叹息,伤心泪落。

毛璩早视梁州为囊中之物,年初已经占据梓潼郡。桓玄兵败,毛璩稳坐钓鱼台,只等朝庭兵马收复江陵,他便顺手接手梁州。

下令将司马德宗等人裹胁在战舰之上,桓玄宣旨东下平叛,辅国将军苻宏率战舰先行,直取浔阳,桓玄自领中军,紧随其后。

罗述大军被桓希所败,甄季之破广汉,梁州一分为三。雍州得巴东郡、巴郡以及涪陵郡;桓希保住汉中郡、巴西郡和宕渠郡;毛璩夺得梓潼和广汉两郡。

刘毅想起刘裕夺取从京口夺取建康,一路以少胜多靠得便是奋勇当先,刘裕能做到自己为何不能,拍案而起,道:“道则所言甚是,兵法云‘狭路相逢勇者胜’,吾当大破桓贼,迎回天子。”

侦骑禀报,桓玄水师有四万之众,而峥嵘驻军不足万人,刘毅心生怯意,打算退守浔阳,倚城扼守长江。

阴、岑、邓三家对他和岑明虎大力支持,特别是阴敦任汝南太守,阴绩为汝南司马,阴家更是给人给粮,不遗余力。

不战屈人之兵为上,若能和平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