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历史军事>扬锋汉起> 第三百四十二章谋求升品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二章谋求升品(1 / 2)

义熙二年(406年)正月十八日,雍兖刺史杨安玄接到朝廷的诏书进京朝觐(1)。

随行带了五十名护卫,由张锋统率,还带了孔懿的弟子曾安和数名文吏,乘两艘艨舯舰从襄阳沿汉水而下,过夏口入长江,在浔阳时下船。

杨安玄带了张锋和曾安登庐山前往东林寺拜见慧远大师,顺道问一问僧规是否已经完成。

张锋故地重游,不断地向身旁的曾安介绍着风景。曾安是孔懿的得意弟子,本有机会成为杨安玄的妹夫,袁氏见过曾安后也很满意,只可惜杨湫喜欢沈庆之。

曾安是曾子后人,虽然家贫但勤奋好学,杨安玄任他为府衙户曹参事,帮着户曹掾刘坚治事,正好让刘坚有时间风雪月。曾安办事稳妥,辛何数次在杨安玄面前夸赞。

此次杨安玄进京带上曾安,除了有意栽培外,还存了让孔家人安心的意思,毕竟年前阴慧珍的事让孔鲜见到他没有好脸色。建康秦淮河,天下有名的风月之所,杨安玄考虑在京中应酬少不了出入其中,带上曾安可以自明。

曾安

张锋听曾安掉文,没好气地道:“光会读书有什么用,才走这点路就喘得不行,有空到军营来练练。”

曾安不但没生气,反而对着张锋一揖,道:“张将军说得没错,孔师亦常告诫愚不能光读书,还要强健身体。”

“杨刺史,等返还襄阳,愚想到军中任个文吏,也沾沾将士们的豪气。”曾安对着杨安玄道。

家族升品比起士人升品难上百倍,孝武帝时曾命员外侍郎贾弼之为天下十七州七百多个家族作谱传,名曰《姓氏簿状》,又称《十八州士族谱》。孝武帝将此书收藏于秘府,以此作为区分士庶品阶、选官论人通婚的依据。

杨安玄道:“师傅若有意前往,弟子定派战舰相迎。”

摩挲着厚厚一叠心经,慧远大师感慨道:“为师得心经后亦命僧众抄录,可惜东林录僧众识字者不多,至今也不过才抄录百余本。”

慧远大师点点头,道:“你有慧根,佛祖才会在梦中授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此经为师读过,字字珠玑,般若智慧,令世人开悟解脱。为师已命人转抄,赠送有缘。”

杨安玄道:“师傅给弟子的信中常提及善待百姓,弟子不敢或忘。”

酒席间谈及京中旧事,杨安玄不胜唏嘘,建康经桓玄之乱,看似风流犹存,实际上忠于晋室的臣子多被扫荡一空,门阀士族亦不看好王室,晋王朝已是摇摇欲坠。

翠樟如旧,慧远大师却苍老了不少,看到杨安玄对他施礼,笑道:“安玄,相别十一年,为师常听人提起你,你在雍州救护众生,功德无量,且坐。”

慧远大师摇摇头,道:“鸠摩大师所译《金刚经》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过去之事何必执着,阿弥陀佛,是老衲着相了。”

慧观取来僧律,杨安玄起身对着僧律施了一礼,这才双手恭敬地接过。

东林寺与十余年前几无变化,虽是正月,神运殿前的樟树依旧青翠如故。

东晋时期,大鸿胪并不常设,去年董怀出使秦国,与秦结盟,武陵王提议设大鸿胪接待秦、魏、燕等国来使。

杨安玄是新词大家,几首词赋以及《小窗幽句》流传天下,在瓦棺寺和简静寺留下偈语和佛联让两寺名重京城,慧观亦不能免俗。东林寺作为南方寺庙的牛耳,能留下杨安玄的诗句会吸引更多的信众前来。

杨安玄站住脚,天空明月朗照,山风送来猿啼,开口吟道:“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进京之前,杨安玄给琅琊王写信表明杨家谋求升品之意,又与户部尚书郗恢和度支尚书阴友齐等人去信,让他们相帮。

雍、兖刺史、弘家郡公杨安玄到来,鸿胪寺卿禇思设宴招待,席间谈及身份,杨安玄方知禇思是崇德太后禇蒜子之弟褚歆之子禇琳,其兄禇爽已逝,禇爽之女禇灵媛嫁于琅琊王司马德文为妻。禇灵媛有两个哥哥,禇秀之和禇淡之,禇秀之与杨安玄是旧识,两人与谢混、羊欣同为东宫侍读。

见杨安玄专注地看着自己,禇思得意地一笑,道:“王爷让愚转告杨刺史,他会竭力相帮,届时会与有司和司徒王谧相商,朝议之时自会替杨家说话。”

十年时间过去,谢混成为中书令,杨安玄是雍兖刺史,禇秀之为黄门侍郎。四人当中羊欣年纪最大,桓玄入主建康时授其为平西主簿,羊欣察觉桓玄有篡位之心,有意疏远,反得桓玄敬重,任其为漥台殿中郎。羊欣无奈,只得称病辞职,隐居家中,至今没有出仕。

王谧,录尚书事,扬州刺史,还兼着司徒,在朝中位高权重,是刘裕的代言人,也是这次杨家升品最大的障碍。

曾安笑道:“一言为定。”

等到杨安玄横空出世,数败秦军、魏军,成为雍兖刺史、弘农郡公、右将军;杨思平成为梁州刺史,杨安深、杨安远皆为太守,杨家族人入仕数十人,郡望、封爵、官品都够了。至于联姻,杨安玄娶圣人后裔为妻,孔家的声望足以与皇室媲美。

杨安玄停杯拱手道:“请禇公转告王爷,愚见过天子之后便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