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历史军事>扬锋汉起> 第三百五十三章风云聚会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三章风云聚会(1 / 2)

吏部公布授官的名单,有人欢喜有人忧。谱牒司将杨家提升门

二月将尽,杨安玄向天子奏请返还襄阳,武陵王让杨安玄参加过上巳节再走。上巳节在上古时期是择婚节,因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得名,如今变成三月三日,不再管是否巳日,也从择婚演变成水边沐浴以祓灾祈福的修禊节(1)。

魏晋时期,上巳节是最为盛大的节日,士民在这一天会出外踏青郊游,择一风景秀美清流萦绕之地,散坐于水旁,吟诗作赋,以酒杯盛酒,置于清流之上,观其沉浮之状,酒杯停至谁面前,便取而饮之。

除曲水流觞外,还有“曲水浮素卵”和“曲水浮绛枣”之戏,与曲水流觞是同样的道理,为不会饮酒的人准备。

因得知豫章郡公刘裕要前来建康参加上巳节,武陵王决定今年的修禊节定在皇城华林园中。南平郡公刘毅闻讯,亦奏请前来,离上巳节还有数日,建康城中已是风云际会。

三月一日,大朝。

天子居中而坐,琅琊王司马德文站于天子左下侧,武陵王司马遵站在右侧,豫章郡公刘裕、南平郡公刘毅、弘农郡公杨安玄皆在朝列之中。

看三人皆雄姿英发,司马遵暗中感慨,若殿中三公能齐心辅佐朝廷,晋室中兴有望。只是天子冷暖不分,如果能折服三人,自己唯有巧妙利用三人之间的关系达成平衡,勉强维系江山延续。

礼毕散朝,众人转至东堂议事。

五兵尚书董怀奏,河间景王之子司马国璠、司马叔璠在桓玄篡逆之时北奔南燕,奉伪燕皇慕容超之命率军攻陷武原城。

刘穆之应道:“杨安玄进京造势,拉拢门阀,如今看来其志并非仅在提升门阀品阶。主公何不推波助澜,索性夸赞杨安玄有经天纬地之才,上疏将其留在建康为官。”

足足说了两刻钟,刘裕凝眉道:“如此说来杨安玄是想插手朝堂了,琅琊王和武陵王皆有意扶持他。”

因泰山郡、鲁郡与南燕接壤,鲁郡又是孔府所在,杨安玄调任杨孜敬为泰山、济北、鲁三郡太守,让其镇武阳城,招募兵马为东取南燕做准备。襄城太守之职由司州刺史鲁宗之之子鲁轨接任。

武陵王微笑道:“两位卿家踊跃争先,孤甚感欣慰。朝廷有两位卿家在,何惧秦、燕,收复故土指日可待。”

杨安玄念头一动,武原在彭城之东,下邳之北,但离兖州鲁郡亦不远。自己被朝廷任为兖州刺史后,命习辟疆为兖州别驾,庾仄为治中,镇定陶城。又命俞飞为兖州司马,镇鄄城,将陈渔所率水师拨归俞飞统辖。

刘裕笑道:“无妨,届时让武陵王或琅琊王出面极力相请,杨安玄若再三不肯,说明其忠君报国之心有伪,辜负众望。”

“毛遂功成之后,被平原君奉为上客,亦为赵王所重。后来燕军伐赵,那些不满毛遂得志之人便向赵王进言,让毛遂领兵抗敌,声称以毛遂之能退燕军易如反掌。”

今日刘裕与自己并列朝堂,提议收复武原城,本无所谓对错,只是自己要借这个机会表明态度。

刘毅被杨安玄说得开怀大笑,捋须道:“当年与愚比箭的俞飞现在何处?什么时候能再斗上一场?”

杨安玄微笑,当年刘毅败于俞飞之手,十年过去依然念念不忘,此人气量狭小,与刘裕实在无法相比,难怪按史实会败在刘裕手中。

刘穆之见刘裕依旧不解,道:“主公可知毛遂自荐故事?”

刘裕佯怒道:“当日在沙洲初见,愚与安玄便一见如故;京口校场相争,亦是为国效力。别后十年安玄为何如此见外,呼愚德舆即可,若是一口一个豫章公,岂不是让愚称你弘农公。”

徐羡之道:“主公不妨过些日子将这些人想办法迁出京去外任,剪除杨安玄的羽翼。至于曾安,独木难成林,起不了风浪。”

刘裕笑道:“道和和宗文是愚的左膀右臂,有你们在京中愚在京口方能高枕无忧。”

刘裕读书不多,问道:“宗文,何为捧杀之计?”

刘穆之蹙眉道:“关键在武陵王,即使武陵王按主公所说将这些人外任出京,待到明年又如何?这些人都是门阀子弟,若是杨安玄将这些人都收入雍兖任官,岂不更得门阀之心。”

众官围拢过来,加入寒暄之中,便连武陵王也上前道:“等上巳节后,孤在府中设宴,招待德舆、希乐和安玄。”

一席话将杨安玄三人都安抚,众人齐齐躬身领命。

徐羡之打了个寒颤,叹道:“道和之计,无论杨安玄如何应对,都必中招,愚不如也。”

于是,杨安玄出班奏道:“武原城在兖州之东南,臣请朝廷下旨命兖州出兵,臣一定能收复武原城。”

刘穆之把杨安玄在京中交往门阀、推荐官员之事陈述了一遍,徐羡之在一旁补充,刘裕捋须静听,不时发问。

散朝之时,刘裕来到杨安玄面前,笑道:“安玄,京口一别已有十年,愚常闻雍州捷报,恨不能与安玄并肩斩杀胡虏。”

徐羡之沉吟片刻道:“愚看杨安玄会坚辞,反倒助长了他的声名。”

话音刚落,刘裕便出班奏道:“疆土不容有失,可命下邳太守孟怀玉、彭城内史羊穆之率军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