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历史军事>扬锋汉起> 第三百六十五章天工开物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五章天工开物(1 / 3)

京口,沈田子将刺杀的经过详细地禀报给刘裕,刘裕听完沉思不语。

沈田子以为刘裕怪责自己办事不力,跪倒道:“微臣有负主公所托,请主公降罪。”

刘裕起身扶起沈田子,道:“敬光误会了,愚并未怪责于你。杨安玄当世之雄,麾下亦是骁勇之士,即便愚亲往劫杀也未必能成。”

“愚听你所述,雍州战舰经过改装,凿船不沉,两侧装有水轮,船行极速,此方为大患也。”刘裕表情凝重地道。

刚费尽心思得到锻刀之术,杨安玄又抛出新型战船来,联想起杨家犁和云节纸,刘裕头大如斗,看来那本《天工开物》并未焚毁,杨安玄应是根据书中记载不断创出新物,真乃劲敌也

等沈田子坐好,刘裕心中已经定计,道:“敬光,愚知你不愿出仕,但杨弘农将手伸进建康,有争雄天下之意。敬光雄才大略,若能助愚一臂之力,愚又何惧杨安玄。”

沈田子因刺杀杨安玄不成心有愧疚,而且当初是刘裕助沈家脱离困境,见刘裕恳声相邀,忙起身拜倒道:“仆一家老小得主公相救才有今日,仆敢不为主公效死。”

刘裕哈哈大笑,道:“愚得敬光,胜过千军万马。”

等沈田子坐好,刘裕道:“雍州新物层出不穷,让愚十分忌惮。愚委你为车骑将军府参军,你替愚打探军情,特别是关注雍州新的事物,若有利于国不妨设法谋取。”

沈田子沉声应是。

孔懿抓起纸与雕板上的字迹对照,没错,与雕板上的字相反,印出来便是字迹清楚的正字。“

孔苗道:“大嫂放心,玄郎将此事托付给奴,奴便与嫂子共同打理。不过,玄郎说了,七成雕版要用来印佛经。”

每块雕板可刻字二百,《论语》一万二千字(1),需雕板六百块。若雕工每日制板一块,五十名雕工不到半月便可刻成。万次便是万本,一天可印二千张,百名印工一天可得二万张,即每天得书二百余本,一月便可得书二千余本。

孔苗见大哥遭斥,想起儿时父亲训斥几个哥哥的场景,忍不住笑出声来。

杨安玄轻握住孔苗的手道:“娘子莫急,等来年愔儿长大些,愚亲自陪娘子回家省亲。”

杨安玄笑道:“鲜之兄若能办成此事,就让你看上一年又何妨。”

杨安玄笑道:“字画本就是让人欣赏,鲜之兄想看明日愚让人送来便是。”

孔懿摇摇头,不再说话。孔鲜笑道:“原本儒藏已经修撰了大半,安玄从京中带回千本书,让此事至少拖延一年。”

杨安玄歉声道:“辛苦岳丈与众位夫子们了。”

冉氏却听出这雕版印刷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市面上一本《论语》售价二百钱,一万本则是二百万钱。六百块雕版价格约在万钱,一名雕工的月工价约在六至八百钱,百人也不过八万钱,印工的价格会低一些,百人月酬五万钱左右,加上装订、售卖、店租等杂在一处约五万钱,不会超过二十万钱。一个月印二千本书,每本二百钱,可得钱四十万,利润翻倍。

杨安玄上前拿起一块放在孔懿身旁,介绍道:“此木板是纹质细密坚实的枣木打磨而成,将书稿写样后,将有字的一面贴于板上,让雕工用刻刀将版上反体字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将空白处剔除。”

孔鲜若有所思地抚摸着雕板,版面上所刻的字凸出约二分左右,道:“这雕板有点类似印章和碑文,碑是阴文正字,这雕版是阳文反字,正好相反。”

想到这里,冉氏轻声对孔苗道:“苗儿,刻版售卖之事可能让于嫂子,嫂子所得赢利与你对分。”

孔懿得知消息,等杨安玄一回来便催孔鲜带了牛车将书籍运往弘文庄,一睹为快,据孔苗讲嫂子向自己抱怨大哥孔鲜不归家,在弘文庄与父亲和大儒们读书至三更。杨安玄又好气又好笑,对这些大儒们的求知欲还是很感动,不过大舅兄兼着文学掾之职,算不算因私弃公啊。

孔鲜怪声怪气地道:“唉,先祖说‘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诚不欺我。”

孔苗在一旁抹眼泪,泣声道:“奴也想娘,真想跟大人一起回家见娘,看看几位兄长。”

孔鲜大喜,拱手礼道:“多谢安玄。小妹嫁与安玄,仆倒是得以一饱眼福。”

见到杨安玄微笑点头,孔鲜整衣对着杨安玄恭恭敬敬施了一礼,道:“多谢安玄,愚感激莫名。”

至于售卖根本不用愁,雍州境内大力推行儒教,书本供不应求,若是卖到秦、魏等国去,多了贩运的费用,但书价同样可以翻几倍。

孔鲜“哎呀”一声,道:“能看上一年,此事小不了,还是算了吧。”

沈田子点头,他亦听过《天工开物》的传闻,若杨安玄所创之物真出自此书,此书真称得上巧夺天工了。

杨安玄道:“岳丈准备回家,鲜之兄可不能走,你可是州衙的文学掾。听苗儿说,你这阵躲在弘文庄读书,荒废政务,那可得罚俸。”

孔懿一瞪眼,喝道:“鲜之,礼不可废,且听安玄言说。”

孔懿捊须道:“儒藏修撰步入正轨,弘文庄中大儒云聚,剩下的事有无老夫都不要紧了。老夫从家中出来时间不短了,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