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历史军事>扬锋汉起> 第三百九十章分而食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章分而食之(1 / 2)

刘裕占领广固外城(1)后,将燕北地王府作为帅府。燕北地王慕容钟是慕容德的堂弟,深得慕容德的信用,官至司徒、大都督,封爵北地王。慕容超继位之初,拜其为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因公孙五楼进谗言,出京任青州刺史。

后与南海王慕容法、徐州刺史段宏、西中郎将封融等人起兵反叛,被桂林王慕容镇击败,逃往后秦,被姚兴封为归义侯。他的府邸被慕容超赏赐给了公孙五楼,现在成了刘裕的帅府。

大殿正中,刘裕端坐肃然不语,刘穆之轻摇羽扇,刘敬宣捋须微笑,檀韶、陶延寿等人则怒目而视,王强感觉自己呼吸有些急促。

“王子慎,杨弘农现在何处?”刘裕打破沉寂,开口问道。

王强略微躬身,应道:“我家主公已经前往武阳城。”

刘裕眉头轻皱,道:“前些时日不是说在新泰城吗?”

应答几句后,王强紧张的心理松弛下来,按照杨安玄事先的叮嘱,从容应道:“我家主公有意夺取武原城,报当初司马国璠兄弟攻打鲁郡之仇。”

刘裕率军北进,只攻打了沿线的城池,武原城并不在大军行进路线上,并未攻打。刘裕准备等攻下广固城后,再回头招降燕国其他城池。

刘穆之笑问道:“子慎,武原城有燕军一万余人,弘农公的兵马够不够用?”

王强微笑道:“我家主公下令麦收之后各地屯军择半数精健者至武阳城汇聚,仆北上之时,武阳城已有三万余众。”

刘裕一惊,问道:“雍、兖之地有多少屯军?”

慕容惠道:“自古请求援军,非大臣不能求得重兵。战国时秦攻赵国,赵国遣使向楚求救,楚国不愿出兵。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方才请得援兵解围。尚书郎张纲虽能言善辩,但官位低微,尚书令韩范,与秦主有旧,深得敬重,应派他前往求救。”

司马德文清了清嗓音道:“豫章公兵围广固城,南燕灭亡在即;杨孜敬智取临朐城得到燕国玉玺和车辇仪仗;弘农公夺取燕国四郡,皆是大功。今日孤召众卿商议,该如何封赏?”

朝堂上的众臣面面相覤,一时间谁不没有开口,不少人心中暗自嘀咕,前段日子南平公与豫章公闹得沸沸扬扬,现在恐怕弘农公又要与豫章公争上一场,京中没有安生日子了。

左民尚书袁湛道:“臣以为应待豫章公攻破广固城,擒住伪燕主慕容超,班师回朝后再议封赏。”

等刘裕回朝该如何封赏还不是他说了算,郗恢得到杨安玄的私信,请他帮忙尽快赏功。郗恢出班奏道:“臣以为燕国灭亡在即,又得到燕国玉玺,应该尽快赏功,提振军心,加速平灭伪燕。”

琅琊王司马德文且喜且忧,喜的是南燕将灭,晋国少了一个威胁,忧的是刘裕立下灭国大功,如何封赏。

刘裕摆手示意檀韶不要争辩,道:“多说无益。燕国覆灭在即,灭国之功足以让诸位得到封爵,诸君勉之。”

慕容超已被晋军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出城应战,听慕容惠说求援,忙道:“前次迎回太后,朕向秦国称藩,此次晋军来袭,正应向宗主国求救。晋军围城之前朕派尚书郎张纲前往长安求救,只是尚未还报,秦国实力雄厚,肯定不会见死不救的。”

孟昶想了想,也觉得灭燕已成定局,道:“臣附议。”

檀韶火冒三丈,喝道:“你家主公派人暗取东莱、北海、长广、城阳四郡,也算是他的功劳吗?”

挥退王强,刘穆之道:“主公,杨安玄占去先机,我等也要尽快向朝廷奏报战况。”

城外的晋军让慕容超清醒过来,命人放出慕容镇,亲自到殿门前相迎,对着慕容镇施礼谢罪道:“朕继承先人大业,不能任用贤良,刚愎自用犯下许多过错,只是覆水难收,此时已是后悔莫及。公忠心耿耿,值此危难之际,望能不计前嫌,助朕退敌。”

外兵侍郎虞达宣读了杨安玄的奏章,众人方知原来临朐城是被杨孜敬所夺,玉玺是他所献;另外弘农公杨安玄派舰队出海夺取了燕国的东莱、北海、长广、城阳四郡,这是从刘裕手中生生抢走了大半战功。

刘穆之道:“万寿说得有理,以录尚书令的名义张榜各地,招贤纳士、安抚百姓,即使东莱等郡被杨安玄所得,但终归是晋国疆土。至于将来派人镇守,等主公回到朝堂上再议不迟。”

王强斜了檀韶一眼,冷笑道:“等大军聚集五万,我家主公便会南下取承县、兰陵,最后攻打武原城,到时将军不妨看看雍兖农夫的厉害。”

刘裕紧握的双手松开,道:“传令下去,张榜安抚燕境百姓;加紧攻打广固内城,早日破城回师;燕国境内粮熟,不必再从江淮之地运粮,可就食当地。另外,穆之,你替愚上疏朝廷,为怀玉及众将士请功。”

天子有问,慕容镇只得叹道:“晋军围城,士气低迷,臣估计各州军队亦不会前来,唯今之计,唯有拼死一搏。内城尚有兵马两万余人,陛下不妨将钱帛、宫女赏赐给将士们,然后率领三军与晋军交战,若能杀出重围前往青州,或有一线生机。若是关起门来困守,只有死路一条。”

随即,慕容超加封慕镇镇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向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