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历史军事>扬锋汉起> 第四百三十八章安定四方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八章安定四方(1 / 2)

入主长安城后,杨安玄忙得不可开交。先将已死的姚兴枭首装入木盒,对外宣称入宫后将秦皇斩杀,可以减轻一下太子姚泓的罪责。

姚泓归降,少了许多伤亡,杨安玄无意诛杀这位降太子,是死是活看建康处置。

将首级、玉玺、重器以及包括姚泓在内的秦国宗室百余人,捎带上梁喜、窦温等重臣一股脑装上战船,让刘衷通过水路将他们运往建康城报捷。

接下来处理俘兵,抓获大夏俘兵八千四百余人,长安城秦国降军近两万人,这些人暂时关押在城南的军营中,若不及时处理这些人将是隐患。

将大夏军和秦国军队打散分成两部,杨安玄命杨思平、赵田各率三千精兵、八千屯军押运这些俘兵前往上洛和弘农安置。

这些俘兵多是青壮,这些人若能顺利充实到雍、司之地,能让治下实力大增。但要这些人背井离乡,路上可能发生意外,杨安玄暗示两人,若有俘兵作乱,不妨杀之。

紧接着杨安玄将宫殿以及书籍封存好,宫中仅留少许内侍、宫女维护,其他人迁出宫外。杨安玄把从宫中得到的珍宝赏赐给出征将士,许诺将宫中所得女子赏赐给有功将士,。

要安抚百姓,当务之急是赈济灾民。赈灾粮不足,杨安玄让赵田带了张锋、沈庆之查抄秦国王公贵戚的府邸,抄这些人的家秦国百姓只会拍手称快,有利于安定民心。

有人舍命不舍财,试着凭家世讲讲道理,结果用人头造就出晋军的凶残,让秦国王公大臣对亡国有了深刻的理解。

为防止兵马四处抢掠,杨安玄在咨议殿召集麾下文武以及秦国降官约法三章,不准随意抢掠,不得侮辱妇女,不可妄杀无辜,违犯者斩。

谍报送到杨安玄手中,看来蒲坂秦军残余先不用忙着对付。杨安玄的视线从河东郡暂时挪开,投向长安城北的池阳城(今泾阳和三原一带)。

杨安玄将得到的后秦国土暂划为北雍州,以王镇恶为刺史,主持军政事务;阴绩为州别驾、岑明虎为州治中、蒯恩为州司马;又命秦国降臣赵琨为京兆尹,让他安抚长安城中士族百姓,组织补种、补耕。

有了这些坚兵利器,己军(西秦)将来与吐谷浑、凉国(南凉)的争战中就能占据上风,扩充疆域。

广平公府被改为刺史府,每天前来求见献宝的车辆排到里许外,王镇恶忙得脚打后脑跟,痛并快乐着。

平东将军王松寿进堂禀道:“大王,晋人前来下书。”

陈仓的姚恢、姚谌麾下有近二万兵马,这些将士常年与诸凉作战,皆是精锐,不好对付,而且西秦的乞伏炽磐率军相帮,姚恢驻陈仓东北的雍县、姚谌驻陈仓城,乞伏炽磐则镇守在故道城,将孟龙符拦在故道城之南。

池阳离长安城不过百余里,不过姚讚、姚益男的率兵马不过一万二千人,无力南下,等自己平定陈仓之后再率军前去剿灭。

乞伏昙达大喜,从战场上缴获的晋国刀枪锋利无比,大哥暗中交代他能得到五百件就算他立下大功,杨安玄许诺千件,真让他喜出望外。

杨安玄起身笑道:“先预付二百件,等取陈仓之后剩余的刀枪全部奉上。”

乞伏炽磐道:“秦国已亡,当初姚兴答应的条件大都作了废。晋军为陈仓的姚恢、姚谌而来,我军若挡在前面,吃力不讨好,这仗不能打。不过,晋军劳师远征,夺取长安后想快速安定四方,亦担心多树强敌,想让孤退军便要向他索要些好处才是。”

杨安玄与乞伏炽磐相会于清水河畔,相聚甚欢。杨安玄依诺交给乞伏炽磐一千四百件刀枪,乞伏炽磐派侍中翟绍前往建康递交国书,向晋朝称藩。

看了一眼侍在旁的弟弟乞伏昙达,乞伏炽磐道:“昙达,你去见见杨安玄,就说把故道城让给他,让晋军拿刀枪来换。”

杨安玄微微一笑,摇头道:“绝无可能。”

“天火”,乞伏昙达脱口道。传说晋军依靠这神奇的利器砸开了秦国的大门,烧掉了大夏的两万铁骑,烧断了大秦的脊梁,这简直是神佛赐予晋军的致命武器。

长安城内有人不堪国破家亡的惨状,饮药、悬梁、投井而死,哀泣之声时现。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新主到来意味着新的机会,歌功颂德有之,敬献祥瑞有之,进贡美女珍宝有之。

河东郡的姚懿所占地盘最大,但北魏长孙嵩南攻被阻,得知长安城破后秦已亡,命驻军温县的安平公乙旃眷攻取河东郡东垣,待长孙嵩率一万六千兵马汇合后,继续西进取安邑城北的闻喜,从东、北两面合围安邑城(河东郡治所,今山西夏县西北、运城东北)。

龙骧将军乞伏智达道:“不战而退、向晋人称臣岂不让天下人耻笑,说我等畏晋军如虎,有损我军锐气。”

故道城,乞伏炽磐得知晋军从东而至,忧心不已。长安城外两万大夏军被一场大火烧得狼狈逃窜的消息早在城中传开,乞伏炽磐还得知秦军在鸿门也被一场大火烧得死伤殆尽,姚泓才逼得投降。

西秦兵与孟龙符所率的晋军交战过数场,那战车为壁、铁弩为矢、狼筅为翼的战法让乞伏炽磐头痛不已,即便是短兵相接自家儿郎手中的兵器也远不如晋军锋利,掌握了如此多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