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历史军事>扬锋汉起> 第四百九十五章雷霆风暴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五章雷霆风暴(1 / 3)

京中无隐密,微山湖出现匪患的消息还未提交东堂朝议,妓楼画舫中便在争相议论。

有人以为刘怀慎率军前往北雍州赴任,致使彭城空虚,引来匪患得不偿失;有人认为区区水贼何足挂齿,当年孙恩、卢循十数万大军不照样灰飞烟灭;也有明白人知道这匪患来的蹊跷,刘怀慎前脚刚走,匪患便生,而且千余水贼居然能击败檀内史所率的朝廷精兵。

等过几日后,北冀州刺史刘怀慎被拦在临沂城外的消息传开,多数人明白了,这是雍公和宋公在博弈呢。

局势未明之际,总有投机者出现,东堂之上吵做一团。有怒斥雍公胆大妄为,居然不顾旨意阻拦北冀州刺史赴任,需下旨严斥,降爵贬职;有奏称朝廷应及时派出兵马,尽快平定微山湖匪患;有以为可派人前去招降水贼,让其为国效力;也有人谏言需小心应对,先静观其变,以免引发大战……

琅琊王司马德文闭口不说话,意在混水摸鱼,宋公刘裕一直没有露面,朝堂有如沉渣泛起,人心浮动。

朝堂之外,门阀士族借着赏春的由头举办酒会雅聚,互通消息,商议着该如何在宋、雍两公之间站队。雍公平灭姚秦,力挫宋公,战绩辉煌,不少人认为雍公将取宋公而代之。

梁王司马珍之决定送孙前往襄阳入学,不少世家也动了心思,大争之世,世家要沿续,多方投资是必要的。

曾安这段时间忙着参加各种诗会、应酬,王、谢这样的豪门雅聚也将帖子发到他手中。

众人皆知曾安是雍公亲信,想从他嘴中探知杨安玄的有何举动,会不会发动大战?

曾安在京中历练多年,官场应酬如鱼得水,通过闲谈笑语宣扬着杨安玄精忠为国、赤胆忠心。

免不了谈论刘怀慎被拒入北冀州之事,曾安笑道:“雍公向来忠心耿耿,怎么可能抗拒圣旨,胡别驾还专程前往临沂城迎接刘刺史。只是刘刺史坚持要带徐州兵马进北冀州,此举不合朝廷规制,胡别驾不得已才请刘刺史奏请朝廷明旨后再入北冀州。”

得到琅琊王的暗示,夏侯平等人在朝议之时频频谏言,让宋公回封地休养,朝堂之事交由琅琊王做主。

刘裕欠了欠身,道:“大王,原本的那份名单臣看过后以为不妥,命刘仆射重新改过了,因时间仓促,便未送大王过目,索性今日朝议请大王决断。”

阮歆之心知刘裕排除异己,但他因刘裕而得重用,不敢不从。刘裕今日上朝,事先已通知他准备好弹劾奏疏。

以前朝廷亦曾赏赐刘裕剑履上殿等礼仪,刘裕都曾婉拒,多数人认为这次刘裕同样会婉拒。没想到朝廷诏书送至宋公府,刘裕居然接旨了。

轻叹一声,司马德文将奏疏放在一旁,没想到刘裕暗中对朝臣们进行监控,这上面详细记录着谈话内容,不用说是在场人所陈述。

鲁郡、泰山郡是兖州所辖,又与彭城、北冀州相邻,司马德文把这两郡赐于刘裕做封地,亦有心看刘杨之间争斗。

朝堂大臣面面相覤,这与事先暗传的名单完全不同,夏侯平原本还微笑地听着,他得琅琊王许诺,吏部侍郎之职不变兼任大司马参军,怎么变成了广州别驾。

刘裕来到琅琊王阶下,躬身揖礼道:“臣见过大王。”

三月八日,刘裕上疏,除太尉、录尚书事、中书监、扬州刺史等职不变外,奏请侍中孔靖担任领军将军,徐州刺史刘道怜转任荆州刺史,督荆、湘、益、宁四州军事;南益州刺史檀道济回转朱提郡;尚书左仆射刘柳升任尚书令,尚书左仆射由左民尚书谢裕接任;度支尚书王裕之(后避刘裕讳,称字王敬弘)升任侍中,接替孔靖之职;中书令仍为袁湛。

正当朝野上下议论朝廷该不该封杨安玄为雍王时,黄门侍郎傅亮奏本,“宋公刘裕,器宇冲深,智谋英果,亲率熊罴,搴旗斩将,廓清区夏,忠孝克彰。宜加封赏,以彰其功。”

吏部侍郎夏侯平出身谯郡,其祖夏侯承做过南平太守;外兵侍郎虞达出身余姚,是虞啸父的族侄,两人结墨香社,联结了十数个五六品的官员,一起吟风啸月,品评时事人物、诗文字画,在京中声名响亮。

刘裕比起以前消瘦了几分,须发出现白色,但身形沉稳,在大殿上缓步而行,腰间悬剑,散发出无形的压力,东堂众臣无不纷纷低头向他行礼。

刘穆之兼任吏部尚书,左民尚书之缺由赵伦之接任,董怀留任兵部尚书,阴友齐的祠部尚书未动,王裕之兼任度支尚书;太常司马珍之、御史中丞阮歆之、廷尉郭定、鸿胪寺卿禇思等暂未变动。

夏侯平心知是宋公的意思,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望向兼任司徒的琅琊王司马德文。

杨安玄奏请以原仇池国武都、阴平两郡加上天水、略阳、安定等郡设秦州,以被(西)秦放还的龙骧将军、新宁侯蒯恩为秦州刺史。

众人点头附和,至于心中如何想只有个人自知。

司马德文垂头不语,那些念到名字的人面如死灰,投机不成反误了前程。

说起来鸿胪寺是最清闲不过的衙门,大堂前的广场每年都要除上一两次草。这两年鸿胪寺变得热闹起来,魏国、姚秦、乞伏秦、李凉、沮渠凉纷纷遣使前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