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历史军事>扬锋汉起> 第五百零七章争夺人才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零七章争夺人才(1 / 2)

榜单有如巨石投湖,掀起冲天浪。榜单上的名字成为风云人物,进士、举人两榜的前三名更是成为耀眼的明星,而作为进士榜

杜骥住在襄阳城东的陈家老店,得中进士科

京兆(长安)杜氏世代是三辅地区的名门望族,杜骥十三岁那年其父让其前去问候生病的韦华(前文提及此人)。北地风俗,探望亲友的疾病要派子弟前往。韦华因不满杨佺期夺取襄阳,与夏侯轨、庞眺逃奔长安,被姚兴授官中书令。

韦华命其子韦玄接待杜骥,韦玄博涉经史,尤善属文,与杜骥交谈发现此子年纪虽轻,家学渊源,是少年俊杰,于是以女妻之。

杨安玄灭姚秦得长安,韦华因怕杨安玄记恨其叛逃杨佺期之事,举家逃往彭城,而杜家并没有离开,而且父兄在北雍州任官。王镇恶为北雍州刺史时听闻杜骥的声名,征辟他为州主簿,杜骥不就。

襄阳试行科举,杜骥为之心动,想与天下士子一争高下。三场比试下来,杜骥信心满满,只不过没想到自己居然高中

屋中坐满前来拜望的人,座中不乏同在进士榜的人物。清茶淡雅、高谈阔论,杜骥微笑相和,举止温文,让人如沐春风。

随从进来禀报:“骥郎君,吏部王侍郎前来拜访。”

屋中立时一静,众人把热切的目光投向杜骥,吏部侍郎王虞是朝廷重员,掌握着天下官员的升迁废黜。更难得的是这位王侍郎出身琅琊王氏,是故尚书令王珣次子,其兄王弘是豫州刺史,甚得宋公信重。

堂中有人知道吏部尚书是尚书左仆射刘穆之兼任,刘仆射一身多职,将来很可能卸任吏部尚书之职,那最有希望继任的便是这位王侍郎了,没想到王侍郎居然会亲来拜会杜骥。

杜骥见王虞年岁略长于己,短须白面,面容清癯,手中持着麈尾,名士派头十足。

一辆牛车停在客栈外,几名护卫站在车边。杜骥快步上前,对着车厢揖礼,高声道:“长安杜骥恭迎王侍郎。”

谁不想在吏部侍郎前留下印象,将来授官能得到照应,纷纷上前来行礼通报姓名,王虞耐着性子等一屋子人都见过礼,道:“愚找杜郎君有些事,请诸君暂时回避吧。”

史平看了一眼严松身上的穿着,不解地道:“严氏在魏国是上品门户,为何你南下来襄阳应试。”

得知自己举人试位列

摇了摇麈尾,王虞看似不经意地道:“度世,这次进士科

云祥店在城南墙根处,因为出入方便被往来客商的所喜。史平在客栈前下车,看到出出进进的货车,嘈杂纷乱,不禁皱了皱眉。

王虞前去见杜骥,祠部侍郎史平则到城南的云祥店找严松。襄阳城这几年发展很快,杨安玄对城中街道进行了改造和规划,但因为城墙限制,虽将集市迁出,城中依然感觉拥护。

听王虞轻描淡写地说余应策论写得好,自己之所以能名列

王虞缓缓站起身,道:“前往京中为官之事望度世慎重考虑,随时可以来建康,愚当扫榻相迎。”

身后诸人齐齐揖礼恭声道:“恭迎王侍郎。”

随从入店,不一会带着个年青人过来,那年青人拘谨地向史平行礼,道:“严松见过史侍郎。”

严松随史平来到茶楼,史平笑问道:“严松,你高中举人榜

车帘被一只纤手撩起,一名侍女探出半张俏脸往后扫看了一眼,然后又缩了回去。随即一声轻咳响起,乌帻巾、青纱夹袍,广袖飘逸,在侍女的掺扶下,风头履着地。

宋公让王虞召自己进京为官,杜骥并不以为意,自己身为进士榜

想到这里,杜骥笑道:“多谢王侍郎美意,此事还需问过家父后再行决定。”

杜骥陪同王虞出客栈,客栈大堂中坐满了人,见王虞出来纷纷起身乱糟糟地见礼。王虞站住脚,手持麈尾划了一圈,笑道:“诸君,愚向喜与才俊相聚,此处非讲话之所,欢迎诸君前往愚所住的驿馆叙话。”

徐掌柜的胖脸快缩成一团,自知往日得罪傅容太狠,若等傅容做了官吏,哪有自己的活路。苦笑着道:“傅郎君,愚往日多有得罪,你莫放在心上,愚在北门有套小宅院,就送与傅郎君陪罪。”

众人轰然叫好,簇拥着王虞登车,直到牛车驶出老远,还有人躬着腰望尘而拜。

傅容看着平日对自己恶言恶语的掌柜,此时点头哈腰地要请自己到酒楼吃饭,心中满是快意至极,冷声道:“不必了,徐掌柜,你素日的照顾愚牢记在心,当有一报。”

科举三试,杜骥敏锐地察觉到策论才是关键,雍公以试取才要选用那些能做实事之人,靠着熟知经文、写诗作赋的人恐怕得不到雍公重用,而这一点正是杜骥选择雍公的原因。

西市,洪记绸缎庄,傅容辞了工。掌柜得知他中了举人榜

杜骥喃喃语道:“若有机会,定要看一看余应所写的策论。”

杜骥脸上泛起红光,谦逊地道:“侥幸而已。”

杜骥心知,所谓天子,宋公之意也。宋公和雍公年前在竟陵交战,两公暗中开始争夺天下。雍军夺取长安时,杜骥就在长安城中,见过雍军的雄壮,而后雍军败夏国、西秦,灭仇池,杜骥与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