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历史军事>扬锋汉起> 第五百一十章当机立断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章当机立断(1 / 3)

丁全踏入大堂,看到雍公府的文武官员多数在场,主公杨安玄表情凝重,屋内气氛凝重。

目光从高悬的舆图上扫过,丁全估计北境又出乱子了。

“启禀主公,落榜试子聚集,有人煽动不满,准备来雍公府陈情,算算时间正是主公对榜单上的试子授官之日,确认背后有朝廷军情司的人在作祟。”

堂上众人都是雍公府的重要人物,落榜士子想要陈情并不在什么机密事,所以丁全径直在大堂上说出。但丁全没有细说申昶的发现,而是将手中文书递给杨安玄。

杨安玄正为安定战事心忧,听到朝廷军情司在后面鼓动落榜试子闹事,怒火上涌。他知道朝廷军情司是宋公所设,司使沈田子屡次派人刺杀过自己,当初在竟陵抓住他时就不该轻饶。

“跳梁小丑,不知死活。”杨安玄厉声道:“抓住军情司的细作后杀一儆百。”

辛何劝道:“主公少安毋躁,科举取士乃主公苦心经营的百年大计,切不可因为军情司的细作破坏乱了阵脚。试子陈情主公还需隐忍,若引发大量试子不满科举取士之事便会被宋公借机取缔,军情司背后动作目的亦在此。”

杨安玄抓起身旁的冷茶一饮而尽,放下茶盅后面向众人道:“延茂当众谏愚,指出愚的错失,此是以至诚之心待愚,甚为难得。诸公应学延茂直言不讳,愚才能少些犯些过错。”

众人齐齐躬身道:“谨遵主公之命。”

杨安玄道:“延茂,你说得不错,科举取士关系愚将来的用人之策,确需小心处置。延茂有何看法?”

辛何道:“据丁司使所说,落榜士子准备后日前来陈情,堵不如疏,主公最好能接见他们,听一听他们的诉求。”

杜强不在其中,他跟着刘康等人来到雍公府外,看到聚集了三百多人,心中暗喜,这么大的声势雍公也不敢违逆众情,自己怂恿刘康要求重试的要求可能实现。

杨安玄对刘康这个名字有印象,其实刘康最初是被取中进士榜,只是朝廷官员说情挤进了七人,便将刘康刷了下来,杨安玄有些后悔,早知道便多取几人便是,皆大欢喜。

为了今日的聚会,杨安玄下令为每位得中的试子免费做了件青布长衫,发了一朵金让他们簪在耳边,将近八百人整齐地排列在大堂外,看上去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隆隆”的鼓声响起,听在耳中让人振奋,不少得中的士子激动地抚着身上的布衫,把殷切的目光投向大堂。

辛何摇头道:“没有不透风的墙,若是调换试卷之事泄露,越发对主公不利。”

大堂内高朋满座,以杨安玄为首的雍州文武官员多数到场,司马珍之与朝廷官员也来到,孔懿、郭高、王志等大儒早早被请到了大堂,习、刘、张、庞等襄阳的门阀家主也被杨安玄邀来,众人欢聚一堂,等待着见证历史。

从七百多名得中试子一片青衫中穿过,刘康既是羡慕又是妒恨,满腔愤怒随着离大堂越来越近却逐渐变得有些胆怯起来。

杨安玄按过陈情状扫看了一眼,道:“尔等认为科举不公,有人舞弊,可有实证?”

司马珍之代表朝廷出面,大声斥道:“徇私舞弊纯属一派胡言,试卷批阅非经一人之手,本王与王、史两位侍郎每日亲自巡看,从未发觉有徇私之事。取中的试卷更是经多位大儒看过,本王与随行的官员怕漏选了有才之士,认真查阅黜落的试卷,从中选出好几位。”

刘康看向左侧的吕洽,吕洽知道不能退缩,硬着头皮道:“彭城张克、闻喜郭棱、广陵戴元、济阴卞瞻、太原孙度等人皆无真才实学,却被进士榜取中,分明是阅卷之人得了他们的好处,徇私将这些人取中。”

王镇恶笑道:“既然那些试子打算后日前来陈情,时间上完全来得及,将那些人的试卷调换一下便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就让那些说情的官员去暗中办理此事,叮嘱他们绝不可泄露,若有人置疑便让他们称押中考题便是。”

捋着胡须,司马珍之嘴中报出几个名字,接着道:“说是漏取倒有可能,毕竟人数众多,阅卷者喜好不同,难免会有疏漏,但要说考取之人无真才实学,绝无可能。”

事情已然发生,多想无益,杨安玄道:“就按镇恶所说,将前十的试卷调出,抄录张于粉墙上供试子们观看;更换试卷之事庆远(庾欢字)你去处理,务必保密。”

有小吏飞奔过来禀报,“禀雍公,外面有大群试子聚集,称科举不公,有人徇私,请求面见雍公陈情。”

庾远从右侧走出,来到杨安玄面前揖礼,高声道:“绝无此事。”

得知落榜试子准备闹事,背后还有军情司的身影,司马珍之也感觉事情严重,板着脸再三交待绝不可泄露消息,否则别怪他不讲情面。

杨安玄望着阶下试子,心中感慨万千,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改变是杨安玄最大的满足。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士族对官位的垄断,对这个时代的寒门子弟以及普通百姓而言无疑是福音,从站在右侧的那些出身寒微试子的眼中,可以看到感激、憧憬和振奋。

…………

看向丁全,杨安玄道:“方怀(丁全字),你在明日之内查明军情司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