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历史军事>扬锋汉起> 第五百三十章兵败丰城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三十章兵败丰城(1 / 2)

朱龄石驻兵在高平郡治所昌邑城(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四月六日收到赵田送来急信,告知他朝廷兵马即将发动攻势。朱龄石当即整顿兵马、聚拢辎重、征发役夫,并派出细作前往彭城、开阳打探消息,很快刘怀肃出兵北上的消息传来。

紧接着,檀道济、王仲德出兵的谍报像雪片般报来,彭城兵马汇聚,传言宋公刘裕到来。朱龄石判断大战一触即发,从昌邑起军进驻湖陆城(今山东鱼台县东南)。大军刚到湖陆,便得知檀韶率军夺取了沛县。

敌情不明,朱龄石不敢贸然出兵,收拢从沛县逃回的百姓,让麾下将领高明率六千兵马驻守湖陆,自己亲率一万兵马前往丰县(先有徐州后有轩,唯有丰县不记年),形成夹角之势。

刚到达丰县,侦骑便来禀报,宋公刘裕率大军占领了抒秋城,朝廷兵马打算西进下邑,夺取睢阳。

朱龄石是兖州别驾,名义上还有个兖州刺史毛修之在其上。孟龙符、蒯恩、阴绩等人都已是一州刺史,朱龄石感觉自己差一步,希望能尽快往上升一升。

十日之前朱龄石得到禀报,主公已经逐退秦军,杀死赫连勃勃,夏国一分为三,再难威胁到北雍州。

西北安定后主公便会将注意力转向东南,专门对付刘裕,朱龄石信心满满地认定主公能够战胜刘裕,最终一统山河。

眼下刘裕气势汹汹多路进军攻城略地,打了雍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朱龄石相信只等主公回归襄阳,雍境便会凝聚成强大的战斗力,朝廷大军定然无功而返,说不定主公会趁势追击,顺势夺取建康城。

朱家曾是桓氏旧将,桓玄篡晋后迅速败亡,朱龄石很庆幸自己选择了杨安玄,他跟随在主公身边,亲眼目瞩雍州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兴旺。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朱龄石毫不怀疑将来取晋而代之的是杨安玄。

刘裕哈哈笑道:“宣明误会了。愚与伯儿是旧识,知其出身将门世家,颇有智谋、果于杀伐。不过伯儿自视甚高,目无余子,或许可加以利用。”

太尉主簿谢晦正言厉色地道:“朱龄石智能双全,堪称名将,主公切不可轻视。”

营帐外,刘裕摆开投石车,向雍骑投掷丹火。为了此次攻雍,刘裕共准备了三万斤丹火,他随行便带有八千斤。

两人各自归阵,催动兵马展开厮杀。双方都很谨慎,小规模地接触着。雍军轻骑多于朝廷兵马,朱龄石命轻骑从侧翼发动攻击,刘裕引军后撤入战车阵。

朱龄石见刘裕策马出队,单骑来到阵前,心中暗叹德舆兄豪勇不减当年。策马从阵中出来,迎向刘裕,两人相距十余步勒马。

四月二十二日,刘裕率军北上丰城,与闻讯而来朱龄石战于丰县南十里处。刘裕跃马横刀,对着雍军方阵高喝道:“伯儿何在,前来与故人一见。”

抒秋城,刘裕按兵不动,他在等待朱龄石率雍军到来,若兖州大军虎视在侧,他怎敢率孤军取睢阳入陈留,进军之前一定要先解除掉朱龄石的威胁。

桓玄无能、孙恩卢循不过是乌合之众,北府军早已不再当年骁勇,朱龄石很想学阮籍感叹一句,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朝廷兵马的营地变成一片水泽,刘裕乘船离开丰城前往沛县,朱龄石得知后担心刘裕攻打湖陆城,派遣两千轻骑回援。

申时,疲惫不堪的雍军抵达丰县城外,只见檀韶领了三千人拦住退路。

天明后,刘裕引兵退走,朱龄石夜晚折了一阵,率军在后追赶。刘裕且战且退,不时有伏兵冒出,朱龄石连续击溃数只阻敌,杀得兴起,不慎被刘裕引至一片沼泽地(今大沙河湿地)。

大雨磅礴,道路泥泞难行,轻骑在泥水中艰难跋涉。离湖陆城还有十余里,檀韶率军乘竹筏杀至,泥水之中轻骑难以驰聘,反被竹筏上的步卒杀得节节败退,损失了五百余骑方才退进湖陆城中。

刘裕率军从事先探明的硬底地面快速逃走,而雍军追逐在后不辨地势,许多兵丁陷足于泥泽之中。

火箭点燃丹火,剧烈燃烧爆炸,将雍骑笼罩在火焰之中。战马受惊奔逃,不少轻骑来不及逃脱火海,被活活烧死。

身旁亲卫拼死相救,朱龄石转身逃回城中,刘裕杀退亲卫,踏着泥水朝朱龄石身后追去。

自己要想在主公心中占据一席之地,要靠战功说话,朝廷发动北攻,朱龄石倒是满心欢喜,自己立功的机会来了。

朱龄石想得很深远,主公将来登庸纳揆,任用文武治理国家,自己要立身何处。

雍军潮水般地分成两路,从两翼向着朝廷兵马兜去。刘裕早有准备,后列的轻骑杀出迎敌,弓箭手朝着雍军射箭。双方混战一阵,朱龄石见无机可乘,收兵回营。

刘裕得知朱龄石驻兵丰城,便命檀韶从沛县率三千兵马从大沙河乘船在丰城外潜伏。白日开战,朱龄石率军追逐刘裕,檀韶便等候在丰城之外。

四月雨水充足,接连下了五六天的雨,河水暴涨,丰城内外变得水泽。

朱龄石见刘裕精神健旺、目光有神,虽胡须见白,却丝毫不现老态,笑道:“宋公不在朝中安享富贵,何故率军远来。”

好不容易等到雨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