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6章 送大礼(1 / 2)

老鼠尚且有皮,人不能没有威仪,做人没有威仪的话,不如去死。

老鼠尚且有齿,人不能没有节制,做人不如此的话,不如赶紧去死。

老鼠尚且有体,人不能没有礼仪,做人不如此,赶紧去死。

大堂内,有人领会了这首诗歌的大意,只觉得满心的愤怒,无处发泄。

并不是他们不想继续和陈斯年对着干。

而是他们已经没有那个勇气了。

方才的成语、对子,在这首诗歌面前一比,就是垃圾。

时下流行的五言绝句,还有七言绝句,大部分读书人都可以写。

但是这种上古时期,从民谣发展起来的古体诗,一般人可是写不出来。

因为这种诗歌,一般都是流传下来,承载着当时百姓的生活状况与思想。

后代人怎么可能写出来。

然而陈斯年就写出来了,而且是当着所有人的面。

众人根本无法理解。

为什么陈斯年能够写出几百年前几千年的诗句。

难不成他是那个时代的人?

更让人愤怒的是,陈斯年在诗歌中,将他们全都比作了老鼠。

无需那种简单的成语,更不需要追求押韵的对子,就以这种几乎已经失传的古体诗,将所有人都骂了个遍。

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就相当于在场的人都是小学生,都在用“你是坏蛋”“反弹”这种话语进行攻击,结果陈斯年突然跳出来,用文言文给所有人都骂了一遍,说人家是老鼠,没脸没皮的东西。

小学生们怎么办?

能怎么办,他们没有同样的手段还击。

再继续用成语、对子?那就是笑话,更加体现他们技不如人。

那他们用五言七言律诗反击?

且不说他们能不能写出来,对面已经拿出古体诗,他们必须找出比陈斯年更加古老的诗体还击才可以。

说到底,这次是文化底蕴的比拼。

当然,陈斯年能写出这种诗句,不是他学识多么渊博,更不是他上一辈子沉迷文学。

完全是他上学那会,想和班级里的某位女文青班花找话题,故意会背一些这种不常见又意义特殊的诗歌。

这样,两个人不就有话题了?

有话题不就是可以聊天,这聊着聊着,就聊到操场上、小树林里……咳咳。

后来,这个女文青毕业后,确确实实跟陈斯年聊人生理想,最后聊去了酒店。

只是陈斯年没想到,那个时候用来和女孩子装比的工具,竟然今日会用上。

瞧着这些人一个个目瞪口呆的样子,陈斯年不由得叹息一声。

“你们啊,还是太嫩了。”

无法忍受。

众人根本无法忍受。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他骂了个遍。

奇耻大辱。

没有人能接受这种降维打击。

有读书人起身愤恨离席,末了还死死地瞪陈斯年一样,那模样好像在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等我学成归来,必将你比下去!

有第一个人开头,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眨眼间,整个大堂,竟然走了三分之一的人。

他们全部都因为面子挂不住。

读书人最看重什么?气节啊。

说得不好听点,就是面子。

读书人没了面子,那就相当于修行者没有修为。

吴厚德看着那些诗句,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含义,但在听别人解释后,低头瞧了瞧自己的手指头,心中更加憋屈,无限的憋屈。

“我没想到……这小子竟然会写出这种诗歌……”

“我不如……”

又有人嘟囔着离开。

“特么的,传言原来是真的,这小子真有诗才。”

“关键是他写的是古体诗啊,你跟我说这是傻子?是痴儿?陈勾脑袋被驴踢了?”

“不好意思,诸位,我先走了,丢不起这个人。”

“我们还在这玩成语接龙呢,人家都让我们去死了,还有何颜面呆在这?”

又有人陆陆续续地离开。

主座正主的吴狄自然是面子挂不住,就要出声说点什么,也在想办法继续发难。

这里是吴家的主场,决不能让陈斯年一个外来人搅局。

今天必须让他吃大亏,否则日后会被他稳稳压一头。

镇北王那边,更会趁乱收拾吴家。

吴家决不能输!

这时,有人瞧见吴家人的窘迫,还未离开,仔细一想,这个时候最需要自己表现自我了。

于是他上前一步,全然忘了那首诗,转移注意力道:

“哎呀,陈公子,你确实有些才学。”

“可是啊,你还是不懂礼数。”

“今日吴家主设宴于此,我等是宾客,于情于理都得带礼品,这叫作礼尚往来。”

“陈公子身为镇北王的姑爷,不会连这点小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