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57,论指挥(1 / 2)

(不知道算不算水了一章)

易烨卿选择避战让秦泽宇也没法再进行下去,哪怕张远用他的普通认证,却疑似等级很高的ID,也没能把人引出来。

那就暂时休战吧。

张远把跟北影接触,把拍电影的前期准备工作交给秦泽宇来监督。

20亿投入,正经的拍摄前准备工作,这两点足以让秦少有足够的兴趣。

翌日,李大秘重新整理张远邮件的内容,以文件的形式呈递给主任。

主任看都没看当即就没好气道:“这小子什么意思,还想着他那数万人呢?”

几年前去塔吉,也不过几百人。

几万人,啥概念啊,你总不至于去东南把宝岛给包圆了吧。

神经,脑子不正常,赚钱赚傻了。

李大秘苦笑道:“主任,这就是张远呈给您的理由,要不您还是看看?”

“呵,你该不会被他腐蚀了吧”,主任冷然说道。

李大秘一抖,但想到张远给他的财富之路,这种方法哪怕就是天王老子来查它也是合法的,当下就恢复了原样:

“主任,我跟您5年多了,我可以拍着胸脯保证绝没借您的名义给别人好处过,您可以随便查”

“哼,他小混蛋聪明着呢,你可别着了他的道自己还不知道”

他也就这么一说,自己内心也好奇张远到底说了啥能让秘书如此力挺。

理由一,对练。

官方的人不练不行,这就跟古代大宋将几十万精锐放在京城有啥区别?

精锐不拉去抢劫,你守卫京师有个毛用。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现代环境没法去打,但必须要练。

红蓝对抗就是如此,甚至还用电视剧的方式向普通人展示了其中的一些环节。

理由二,万人协同。

这是理由一衔接下来的,小队任务不说,恐怕咱那群可爱的人随意一个基层就能率队,那数万人规模的协同呢?

这里,张远以纸上谈兵举例。

纸上谈兵怎么来的,就是小学生都知道。

对此,因为没有办法还原历史,张远不会故意给赵括洗白,他从另外一個角度想:

1,赵国当年有没有40万正规军+民夫,这里打个问号。

因为这个数量的人怼到前线,就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别说几年,就是一年便能拖垮赵国的财政。

2,古代打仗,考验一个主帅驭下的能力。

咱们以当时在前线的正规军和民夫只有一二十万人来算。

赵括是临时顶替。

什么意思呢?

古代的军方就不可能没有派系,否则皇帝或者国王就不可能睡的好觉。

赵括临时顶替廉颇担任统帅,没两把刷子你信不信直接就被架空了。

3,古代当统帅,考验一个主帅的才能。

能把一个一二十万人的队伍指挥的井井有条,讲真,翻开史书你会发现,没多少的。

此3点,重点讲的是“指挥能力,驭下能力”

理由三,恶劣条件下,补给条件不足下如何生存和自保。

这点很好解释,茫茫草原,无边大漠,这种环境下一旦有大规模任务,总不能因为条件就不上吧。

这次拍电影,高潮的部分就在草原和大漠。

这不就是完美的练兵之地嘛?

理由四,小团队合作,整体合作。

数万人不开玩笑,除了指挥要得当外,下面人理解指令遵守指令执行指令同样重要。

最后一点,嗯,去掉现代化后,检验一下单兵素质。

“扯淡,现在啥环境,以前啥环境?”,不爽的主任看完就喷了起来。

“不扯的”,为了替张远说好话,李大秘豁出去道:“老板您想想看,过去确实是舞刀弄剑的,现在都是科技,张远的意思是指挥和执行呢?”

主任琢磨了下道:“有几分歪理,那你说说看他拿赵括来做比喻是几个意思?”

这个问题他有问过张远,现在只能以张远的说辞来解释:

“主任,我觉得张远想问题的角度很新奇,您想想看,就像他列举的,别说40万正规军和民夫,就是十几万人马,自古至今咱们的史书不也就记载了那么多嘛,那小子的意思是长平之战赵国用守是最合适的办法,廉颇用的就是这个策略,因为耗也能把白起和白起之前的秦军主帅耗死,但为什么赵国要换帅呢?古代那种两军对峙环境,换帅是兵家大忌大家都懂,哪怕赵国不懂秦国总会懂吧,偏偏长平之战不仅赵国换了帅,秦国也换了帅,张远的意思是从当时的生产力角度想,两国都耗不动了,现在只给两国两个选择,要么撤军要么决一死战打一场国运战,选择撤军国主拉不下脸,并且对峙了数年就这么虎头蛇尾,对士气和民心都有打击,更让他国看出了自己的空虚,所以两国都选择了打国运战,至于赵括为什么会输,张远觉得这不是能力问题,原因一,赵括在没有任何磨练的情况下对上了历史人物白起,一个从底层用军功一步一步爬上来的武安君,张远拿游戏来比喻就是刚出新手村直接对位超级BOSS,原因二,当时赵国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