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其他类型>穿回古代搞刑侦> 63.胜国首富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3.胜国首富(2 / 3)

倒是没算出来呼延南音一年能赚多少,稍微想一想便能知道这是个天文数字。

庭渊问:“那你这工会抽成收上来的粮食怎么安排的?”

问完后/庭渊才想起来,这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个商业秘密,他道:“若是为难的话不说也是可以的。”

“倒是没什么为难的,我们呼延家在各地都有粮号,卖的都是平价粮,主要生意在西州。”

西府家家户户都有粮食,即便是有粮号,除了住在县城的百姓,也没多少百姓会额外买粮食。

呼延南音道:“我们呼延家的粮号开遍了西州北部,不仅有粮号,还有钱庄酒楼客栈铺子等,东州,南州,北州,南府,东府,四处都有我们呼延家的生意。”

庭渊注意到他没有说北府西府和京州,原因也不难猜。

东府地势偏低,刚好与东州部分地区接壤,又有绵长的海岸线,南部与南府和南州接壤,要么干旱要么就是暴雨不断,南州面积快赶上西州,九成的面积都是沙漠,没办法种植农作物。

其他几个州就更不用说了,情况各有各的恶劣。

北府虽然水稻一年只能一熟,自给自足还是绰绰有余的,京州住的都是权贵,也不需要什么粮食,基本是京城拨粮,京城就更不用说了,吃的都是老百姓纳税的粮食。

至于西府,遍地都是粮食。

庭渊:“我听说在西府买两石粮食,在西州只能买上一石的粮食?”

呼延南音点头:“是的,粮食过去不容易,路途遥远,还要防止被叛军抢劫,以至于西州的粮食确实要比西府贵一半,不过西府的粮食比其他地方要便宜,若是拿西州和其他地区作比较,差距倒也没有这么大。”

也确实如此,就像居安县的煤炭一样,在别的地方买就要比居安县贵得多。

呼延南音道:“早些年没有成立工会,农工们在西府辛苦务工一年,挣上四五石的粮食,交给商队运回西州,商队要从中收取一成的利息。为了保证更多人的利益,我们便在西州大量开粮号,从西州过来在我呼延家的工会的农工不需要将粮食交给商队托运,只需要换成粮票,回西州就可以上呼延家的粮号兑换,第一年交一成的利息,逐年递减,等到第十一年以后就不用再交利息了。”

即便是收一成的利息也比那些收两成利息的商队要好得多,跟着他们工会现在人均接近七石的粮食,足够养活一家几口。

这些利息算是给商队运送粮食的一点辛苦费,折算下来他们并没有从中谋取多少利益。

既能维持自家粮号的运转,又能让这些百姓有活干,为他们创造就业岗位,从中赚取微薄的利息。

前期或许会亏损,可真到了几十年后,呼延家的粮号在西州可就具有唯一性了。

庭渊再度感叹,这呼延南音做生意的头脑是真厉害,连这都能算到。

呼延南音家的生意还在扩张,持续下去或许过些年他将彻底成为西府所有土地的管理者,到时候所有人都给他打工,模式成熟之后,躺着就能在家里收钱了。

庭渊:“你可真是个赚钱小能手。”

呼延南音笑着说:“我周岁抓阄的时候,一把就抓住了算盘,怎么着都不肯撒手,家里人都说我以后肯定是个财迷。”

别人家孩子抓阄要么是书要么是笔,到他这里与众不同。

逗得庭渊哈哈笑。

“你在赚钱方面确实是天赋异禀。”

伯景郁心说:我小时候抓阄还抓了帝王的玉玺呢!难不成我有当帝王的天赋吗?

呼延南音与庭渊说:“我人生三大目标是赚钱、赚大钱、赚花不完的钱。”

庭渊:“那你的三个目标岂不是都实现了。”

钱赚到了,大钱也赚到了,如今这趋势,也确实有了花不完的钱。

呼延南音摇头:“最多就是进行到了第一阶段,如今我家还远远算不上中州首富。”

庭渊惊了:“你这都算不上中州的首富?”

“是啊。”呼延南音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我家排第三。”

庭渊有些好奇,“那第一第一是谁?”

呼延南音道:“第一是碧落城萧家,他们家开钱庄的,钱庄遍布胜国,就是泰丰钱庄。”

“原来是他家。”

庭渊身上拿的所有银票全都是泰丰钱庄的。

呼延南音点头:“他们家从女君时代就开钱庄,经过一百多年发展,传了几代人,现在据说家产已经超过千亿两,当然,这是小道消息,具体有多少钱,也没人知道。”

庭渊看向伯景郁,“这比国库有钱多了!”

伯景郁:“……”

你可终于想起我了!

国库确实没有什么现银,全是些无法估价的东西。

庭渊又问:“那这第一是谁?”

呼延南音指了指庭渊身边的伯景郁。

庭渊诧异:“与他有什么关系?”

呼延南音比庭渊更诧异,“你不知道王爷家的产业吗?”

庭渊摇头:“这我还真不知道。”

伯景郁接过话头与庭渊说:“萧家的钱庄之所以能起来,是因为背后有我们帝王家的支持,与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