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其他类型>吐槽节目:我怒怼百万家长> 第19章 一寸山河一寸少年血!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 一寸山河一寸少年血!(1 / 2)

“很多人不知道。”

“百年前的川军,内部鱼龙混杂,很多人还抽大烟,被嘲笑是最垃圾的杂牌军。。”

“当时的川渝地区,有大大小小上百个军阀,每天都是军阀混战,你打我,我打你。”

“去当兵的,要么是家里穷得吃不起饭了,要么就是不听话的小混混。”

“但是,当听到鬼子入侵华夏时。”

“这些混战的军阀,立马停止了内部争斗,迅速凑出了一支上百万的队伍,支援全国抗战。”

“这些少年,在寒冬腊月,穿着草鞋,翻山越岭,走到了千里之外的主战场。”

“用最残破的装备,和精良的日军战斗,死伤百万!”

“我不由得想起来了一个采访。”

“那是一个川军老人,一家四兄弟出川抗战。”

“师长问他们。”

“现在出去是去死,你们怕不怕?”

“他们说不怕,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国家!”

“他的三位兄长都死在战场上,尸骨无存,只有他带着满身伤痕活了下来。”

“更有一位老者,亲手把独子送上战场。”

“为他缝制了一面死字旗。”

“上面写道。”

“我不愿你在身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

“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这就是百年前的川军少年!”

“一寸山河一寸血。”

“十万青年十万军!”

“在国破家亡之际,我看见的。”

“是一个个不出众的少年,成为了血肉长城!”

……

听到周杨的讲诉。

大家的脑海里面。

不由自主的出现了一个个画面。

一个百年之前川军出川抗日的画面。

那一天。

华夏大地上遍布硝烟,无数家庭家破人亡。

千里之外的大山之中,剩下唯一的净土。

但这里。

集结了百万青年。

无数父母送孩子踏上战场。

这些少年,众志成城,视死如归。

最后一个个在炮火之中,生命走向消散,只留下精神永存。

一些泪点低的人。

已经热泪盈眶,泪流满面。

但周杨没有听,还在继续述说。

“我很多时候在想,是什么驱使着抽大烟,不务正业的他们,为了千里之外的同胞,上战场去送死。”

“毕竟用现在的标准来看,他们就是不听话的孩子嘛。”

“不听话的小孩儿,又怎么会有出息。”

“又怎么能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后来我想明白了。”

“听不听话,和是不是好孩子没有关系。”

“当世道清明时,他们可以是调皮的孩子,也可以是听话的孩子。”

“他们有些会让家长感到头疼,有些会让家长感到欣慰。”

“但是,当国家有危难时。”

“他们只有一个称呼。”

“那就是华夏男儿!”

“从百年前的抗日战场。”

“到大洪水时跳进黄河之中!”

“再到地震中用鲜血淋漓的双手,挽救幸存者。”

“他们,何其普通,但又何其伟大!”

……

这些话落在众人的耳中,犹如晨钟暮鼓,震撼人心。

家长和孩子们,都在扪心自问。

如果是他们,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此时。

直播间的观众们,情绪也彻底崩不住了,开始发泄自己的情感。

“川军的故事,我也在书上看过,当时川渝人家,家家皆缟素,户户皆白绫,十户九室无儿郎。他们是国人的骄傲,民族的脊梁。”

“听周杨一说,我才知道,这些英雄当年是和我孩子一样大的小孩儿,如果是我,肯定没勇气让自己的孩子去送死。”

“也不一定,就像周杨说的,虽然国人在平时大大咧咧,各有各的缺点,但是在民族危难之时,所有人都会站出来。”

“对,就像98年的那次大洪水,我哥就是自愿上去抗洪抢险的一员,当时我妈死死拉着我哥,不让他去。”

“但是我爸却毅然决然的支持我哥去,他说,没有国哪有家,国家有难,岂能袖手旁观,若全国男儿都懦弱,华夏怎么能延续下去?这番话,一直被我牢记在心中。”

“所以到了08年大地震,我主动参加了志愿者队伍,前往震区,和解放军士兵们,救出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兄弟,我当初就是大洪水的灾区小孩儿,替我感谢你哥,大地震时我正在军中服役,也许我们还并肩战斗过!”

“你们的话太让人感动了,虽然我们平时不着调,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华夏儿郎们,永远不会怂。”

“……”

一个个曾经的少年,抒发着自己的经历和感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