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其他类型>医生:我在手术室词条无限合成> 第二百五十四章 成了!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四章 成了!(1 / 3)

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一番讨论和分析后,在庞主任的新思路和改良的半成品,还处于临床实验探索阶段的机械调节的输送系统下,开始了对于患者的手术。

庞主任亲自主刀,吴亭一助,邵主任和沈思源一旁待定。

本次的手术本身就是对吴亭的一个培养和锻炼,几位主任都是给予吴亭足够的参与度。

手术开始,庞主任先将前期的常规操作交给了吴亭来进行。

沈老师的黄色词条下,说不上厉害,中规中矩的完成手术还是没问题的。

看着吴亭的操作,几位主任还是比较满意的。

吴亭选择了最常规的腹股沟上的股动脉作为入路!

这也是现在主流的微创手术理念,通过经导管的主动脉瓣置入术!相对而言,创伤小,恢复快,相对的就是置入的难度高,对于医生的控制力要求很高。

吴亭在患者的腹股沟完成了切开,将股动脉血管口暴露!\u000b之后,就是将引导鞘插入股动脉,吴亭的整个操作手法很是细腻,控制着柔软的导管插入。

“柔性导丝...”

这一步,也是很关键的,将整個导丝控制着,沿着股动脉一直延伸至主动脉,然后通过技巧,精细的控制推开瓣膜,进入左心室!

这时候,就开始了第二步,也是目前在操作上存在一些先天缺陷的地方,那就是对导管顶端的气囊充气,通过气囊将瓣膜撑开,推向两侧,这样才能为之后的需要置换的人工瓣膜腾出空间。

这个患者只是单纯的瓣膜钙化和主动脉扩张,而楼木桑的情况就更加的复杂,主动脉复杂畸形,很难将这个导管顶端的气囊送入合适的位置,更别说后续的人工瓣膜的置入。

这也是后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回到这台手术,在撑开了瓣膜,有了空间之后,就轮到了庞主任出手。

全新的改良的机械可调节输送系统将人工瓣膜送到了之前撑开的位置,只是,患者的瓣膜钙化严重,主动脉又存在扩张,放入的人工瓣膜的位置角度是不准确的。

这时候,庞主任就开始控制这套改良系统的抓捕器,开始牵拉和调节输送系统的头段,来控制输送方向。

因为这个患者的情况相对理想,所以还是在机械调节到9°的时候,完成了瓣膜的平面同轴!

全新的人工瓣膜进入准确位置之后,开始对气囊进行放气,支架确保固定在精准位置后,开始将导管和导丝移除。

在庞主任的精准控制下,终于完成了这一台高难度的手术。

相比于这台手术,楼木桑的复杂畸形血管,就需要一个能够弯曲,精细控制角度的输送装置头段,而且,仅仅是这种机械式的抓捕器牵拉肯定是不行的。

必须要改良出一种自动化可控的,可任意调整角度,同时能够实现球囊的自膨胀,这样才能够持续性的保证瓣膜释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瓣膜的持续同轴性!

这还真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但是有了庞主任的这个核心思路,吴亭相信,距离开发出这种全新的可控调节自膨胀的瓣膜输送系统也不远了!

【叮,恭喜宿主和庞主任,沈思源,邵裕桥等人,完成了一台高难度的主动脉瓣膜置换术。获得庞主任身上的词条:机械可调节人工瓣膜置换术(黄),一种处于临床摸索阶段,应用有很大局限性的技术。其亮点是输送系统头段的可控角度概念,和三维影像系统,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后,可以开发出全新的技术。】

【推荐词条合成路径:机械可调节人工瓣膜置换术(黄)+主动脉瓣膜置换术(黄)+三维可视化系统技术(紫)+自膨胀气囊(黄)+可控自动调节输送系统头段软硬件技术(紫)=可控调节自膨胀瓣膜输送系统(紫),一种全新的结合多学科技术的全球首发的主动脉瓣膜置换技术,能够应对各种血管畸形,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瓣瓣严重钙化患者的治疗。】

【注:该技术能够解决一直以来,经导管人工瓣膜置换术的临床应用痛点。】

【1.面对严苛的解剖情况,如严重横位心、升主动脉扩张和瓣叶严重钙化时,瓣膜输送系统过主动脉弓和跨主动脉瓣相对困难,过度用力输送易造成主动脉血管壁损伤。】

【2.自膨胀式瓣膜释放时无法做到瓣膜和瓣环平面中垂线同轴,导致瓣膜释放时不稳定或瓣膜释放后不同窦部的瓣膜置入深度不同而出现瓣周漏,这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问题。】

【缺失词条:自膨胀气囊(黄),可控自动调节输送系统头段软硬件技术(紫)!】

看到这个词条推荐,吴亭兴奋不已,来了,终于完成了这个合成词条的推荐路径,那么接下来只需要搞定其中两个方向就可以。

自膨胀气囊和可控自动调节输送系统头段软硬件技术!

想着这两个领域,吴亭很快有了一个周全和长远的计划。

那就是为这个全新的课题,组建一个联合研发团队!

自膨胀气囊的开发,最主要的就是全新的材料科学的支持,这里面,吴亭完全可以去找微星石化的梁总进行合作。

经过第四代生物可吸收聚合物血管支架的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