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4章 豪宅(1 / 2)

“目前有两个方案可以参考,一个是选址在怀柔,由当地提供土地优惠和融资便利条件,好处是距离京城比较近,资产增值的空间大,有利于以后的资产证券化。”

“另一种是新方案,我通过小圈子把咱们要建世界一流摄影棚的消息放出去,有几家公司有意向合作,其中条件最好,诚意最足的是万达。”

“我跟他们投资部门的负责人接触过了,确定是有这方面的计划,不过地方他们想选在滨城,也就是万达的老家。”

……

余骁的汇报很快,屁屁也做的简陋,但胜在内容全面,结构清晰,很适合开内部会。

蒋博听了汇报,还在看材料。

片刻之后,才问:“你怎么想?”

多少有点考教余骁的意思。

“如果要是二选一的话,前一個更符合咱们的要求,有资产公司托底,先在怀柔那边那块地慢慢建,以后升值是必然,融资也不问题。”

余骁是也是正愁着,帮资产管理公司找下一个锚定资产。

公司的望京项目,虽说是个产业园,但是附带的土地里,可是有一部分居住用地,可以用来配套建设住宅。

叠加最近国内房价抬头,私募基金那边,想要砸钱进来的人,已经快要疯了!

也正是这个项目,让余骁看明白了,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潜力。

蒋博接下来要打造的摄影棚项目体量更大,产业带动效应也更强,要是也按照这个模式来做的话,余骁有信心,让公司在五年之内,不用为资金的问题发愁。

玩金融的就是这样,只要你能赚钱,那就能说了算,狗屎变黄金的项目也有人相信。

更何况,这个确实是真黄金。

对于余骁的看法,蒋博不置可否,转头问李雪:“雪姐,你怎么看?”

“我觉得要是有合作方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吃独食,拉万达上车,可以形成产业互补,他们有院线,取长补短又不会形成竞争。”

李雪更多的还是站在一个影视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来看问题。

当经纪人时候留下来的职业习惯,需要多方争取资源,壮大自身。

蒋博斟酌了一下:“我的意思是,可以跟万达合作,具体方式可以谈,但是落地不能在滨城。”

“前些日子,我看到东山省好像发了文件,要花大力气搞影视产业以及旅游业,你可以了解一下,看看能不能落地。”

余骁有点着急:“可是,蒋董,这样的话,公司的资产……”

蒋博抬手制止:“我明白你说的资产的问题,但是需要考虑到,杠杆本身有巨大的风险,在这种大项目上,一旦出现资金链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坦白点说,蒋博并不看好摄影棚这种产业的发展带动效应,横店那么大的地方,也没有让当地发家致富,说到底都是娱乐圈底层人物,混口饭吃而已。

在当地真正能够带来更长期,更广泛财富效应的产业,还得是义乌的小商品制造和永康的五金制造。

圈了钱就跑这种事情,蒋博不乐意去做,也不值得去做。

……

散会后。

蒋博在办公室处理文件。

天仙就双手托着下巴看他:“没想到你平时工作的样子是这样的!”

蒋博停笔,顺势又劝了一句:“你要不要也考虑一下,帮我分担一下?”

天仙紧张的摇头:“这些事情我可干不来,你们刚才开会,谈什么选址融资的事情,我都没听明白!”

“你就是没学过,上手很容易的,比拍戏简单多了。”

“算了,还是不要了。”

天仙还是打退堂鼓,拍戏对她来说是个工作,已经算是容易挣钱的门路了,没必要再给自己找麻烦。

躺平才是人生的底色。

蒋博也不强求,想改变一个人说简单简单,说难也难。

只要能搞清楚,她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就很容易达到目的。

“接下来我还要去趟好莱坞,那边你熟不熟悉?”

天仙摇头:“不是太熟,我基本上都在纽约,只是玩的时候去过。”

纽约,天仙在美国生活上学的地方。

一直在那边中学毕业,继父是个律师,所以家庭条件还不错。

后来就回国拍戏。

“要不要一起去?”

“好呀,不过我得跟我妈说一声。”

“没关系,就说是工作需要。”

蒋博也不算是胡扯,本来这趟去好莱坞,就是为了寻找合适的技术。

带女主角过去,也是为了提前熟悉一下技术设备。

……

傍晚,四点三刻,临近下班。

余骁给蒋博打电话,约着晚上见面,说是有工作要谈。

地点在金融街,私募基金的办公室。

电话很奇怪,余骁几乎很少主动邀请蒋博到金融街去,蒋博也很少过去。

毕竟是他老爹的地盘。

他对金融业务也不感兴趣,搞这个纯粹是为了方便融资。

哪些电影能赚钱,能赚多少,他是有数的,所以敢上杠杆,把资金拉起来,先积累资源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