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其他类型>帮天后救场,她馋我身子> 第143章 为什么一听《人世间》就想哭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章 为什么一听《人世间》就想哭(1 / 2)

老师们聊了一会八卦,终于从《这世界那么多人》的氛围中走了出来。

一连听了几首歌,大家都有种精神上的愉悦感。

“快,张主任,下一首。”有老师等不及了,开口催促道。

张海看了看手机,“下一首《人世间》。”

“好像跟刚刚那首风格有点像。”

舒缓的音乐响起,悠扬悦耳。

果然跟他们猜测的一样,林晚晴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诉说着人生无常和沧桑变化。

“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

岁月的列车不为谁停下,

命运的站台悲欢离合都是刹那。”

草木发芽,孩子长大,一切都是自然规律,时间从来不等人。

悲伤也好快乐也好,时间从来都不会停下,在某一天回想起来的时候,那些悲欢也不过是一刹那。

“人像雪花一样飞很高又融化,

世间的苦啊爱要离散雨要下,

世间的甜啊走多远都记得回家。”

林晚晴的声音如同一位母亲在低声倾诉,一句一顿,似乎是被生活沉重的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然而沉重的负担并没有把她压垮,歌声里有种淡然和豁达,像一位母亲一样嘱咐着记得回家。

前半段采用通俗民俗的唱法,用低吟的真声辅之以部分气声,像低声说悄悄话那样把歌词尾尾道来,突出歌曲的诉说感。

将“草木发芽、孩子长大、岁月列车”这些听到就能在脑海里想象出画面内容呈现给听众。

副歌部分,林晚晴切换成民族唱法,连续两个八度拉开张力,体现出生命激昂澎湃的一面。

“祝你踏过千重浪,

能留在爱人的身旁,

在妈妈老去的时光,

听她把儿时慢慢讲,

也祝你不忘少年样,

也无惧那白发苍苍,

若年华终将被遗忘记得你我,

火一样爱着,

人世间值得……”

从舒缓、低吟、稍暗辅以气声的真声突然拉升一个八度,转变成高而洪亮但不失柔美的头腔共鸣。

这种民族唱法的八度提升,仿佛一下子把听众从人间拉升到天上,用一种上帝视角,使听众在最高处体会人世间。

这时候林晚晴的气息也变得紧凑,让听的人感受到一种“揪心”的感觉。

在高潮部分,林晚晴顶着最高音唱“记得你我,火一样爱者”,升入云端,然后到“人世间值得”又用真声降到中低音结束,仿佛回到地面人世间。

高超的唱歌技巧把这首歌演绎出穿梭于人世间与天上仙界的感觉。

“我们啊像种子一样,

一生向阳,

在这片土壤,

随万物生长。”

一首歌结束,办公室里先是静悄悄的,过了一会从各個方向传来抽纸的声音。

张海咧开嘴想要嘲笑一下他们,“你们还说我,现在自己都哭了吧。”

“张主任别装了,擦擦眼泪吧。”

张海下意识接过纸,擦了擦脸上,才发现自己脸上也有泪痕。

他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左右扭头,发现大家反应都差不多,这才放下心来。

四十多岁的人当着别人面流泪确实有点丢人,不过大家都一样,那就没事了。

整首歌前半段像是在讲故事,平凡的生活,岁月的流逝,刹那芳华。

后半段用饱含恳切深情的期许与祝愿,告诉大家卑微的生活和梦想并不能击垮每个平凡的奋斗者。

每个人都应该像种子一样向着阳光生长。

语文老师不懂音乐,但是她懂文字,在办公室里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这首歌最后的部分,我听出了生命生生不息的蓬勃张力,学生们可能感悟不深,不过也适合让他们听听。”

老师们毕竟不是很专业,虽然听完这首歌觉得很好,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网络上乐评人都兴奋了起来,一个个跟比赛一样赶着写乐评。

热搜榜上全是林晚晴的新歌,何修远跟沈如曼的新歌都只能待在角落里看着。

乐评人们又高兴又惆怅,有些人是收了钱要写好评,有些人纯粹是出于热爱,不管哪种乐评人,对于林晚晴的新歌都只能竖起大拇指。

“写,抓紧时间写。”乐评人五星评论家午饭都顾不上吃,一边听着歌一边绞尽脑汁写评价。

听歌的人毕竟缺少一些专业知识,对于有些歌只觉得好听,至于为什么好听,到底好听在哪里却说不出来。

乐评人的作用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跟之前《向天再借五百年》一样,没点历史知识储备的人听不懂,自己搜又懒得搜,所以李教授一开讲,热度就爆了。

现在林晚晴的新歌也是一样,不少网友都在搜为什么好听,这首歌写的怎么样。

这一点从各个搜索引擎就能看出来,不少知名乐评人的围脖下面都是求评价的评论。

大家不约而同选择从《最初的梦想》开始点评。

“这首歌必定会成为跟《隐形的翅膀》一样的励志神曲,太经典了,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思考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