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其他类型>帮天后救场,她馋我身子> 第183章 我们总会绕啊绕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3章 我们总会绕啊绕(1 / 2)

《无名的人》用余洲一贯以来朴实无华的作风,迅速吸引了网友的注意。

从《消愁》的八杯酒,到敬无名的人一杯酒,终于形成了一个循环。

无数听过这首歌的网友,选择去看这部动漫,动漫结束的时候,不知情的观众已经站起身准备退场。

有人却说:“一个半小时了,终于等到片尾曲。”

“你也是因为这首歌?”

“对对对,就是那首《无名的人》!”

奇怪的讨论声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有人停下脚步问道:“后面有歌很好听吗?”

“特别精彩!强烈推荐!”

于是已经起身的观众们又坐了回来,打算看看到底是什么歌,居然让这些一进来看了几分钟就低头玩手机的人这么激动。

“我是这路上,没名字的人,我没有新闻,没有人评论……”

重新回到影厅的人有些不以为然:“就这?”

“没什么特别好听的。”

听过歌的解释道:“别着急,一会就知道了。”

“无名的人啊,我敬你一杯酒,敬你的沉默……”

耐着性子坐下来的人咂咂嘴,好像还有点意思。

“当家乡入冬的时候,列车到站以后,小时候的风再吹过……”

“嘶!”

回来的人不说话了,专心致志地听完这首歌。

“本来准备给电影打個差评的,听完这首歌,我觉得可以给个好评。”

“哈哈哈,我们也是这么想的,这首歌就值回票价了。”

《无名的人》火了以后,电影的票房也开始增长。

同时,继《常回家看看》《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之后,“回家系列”又增加一员大将。

“诺言这是要把回家贯彻到底啊!”

全网掀起新一波回家浪潮,这一波范围没有之前广,但是对旅游效果影响更猛。

因为《无名的人》受众更加年轻一些,年轻人才是旅游的主力军。

这首歌唱的是打开门微笑的快递小哥,就是路上风尘仆仆的外卖小哥,就是冬天夜里从灯火通明的写字楼里走出来去地铁站回家的白领。

歌词歌名《无名的人》,也确确实实是为这些人写的,这首歌一出,不少人的想法纷纷从“我想去看看这个世界”变成了,“算了,还是回家吧”。

《无名的人》替这些默默努力的平凡人发出了一声呐喊,顺便一嗓子把他们吼回了老家。

退票、退酒店,搜索指数一跌再跌,天涯海角文旅快要气疯了,却又没什么办法。

这是成心砸场子啊!

当地文旅甚至打出了“绝不宰客”的口号,试图让游客们回心转意。

结果是适得其反,这口号本身就存在问题,不宰客不应该是最低的要求吗?你们一副下定了巨大的决心才做出这个决定是什么意思?

于是当地风评再一次被害。

网友们却很开心,春节了还有这么多新歌听,妇女们更开心直夸林晚晴他们好。

能不好吗,本来自家儿女说是不回家了,突然又说决定回来。

他们一打听,哦豁,听了几首歌感动了。

于是邻居们一聊起来,“你儿子是临时回来的?我儿子也是啊!”

网络上的热度,全部被“回家”给占据。

迟来的回家,也是回家。

网络上讨论地很热烈,电影内容没多少讨论,都在讨论主题曲。

“写这首歌之前,诺言曾经观察了我足足一个月。”

“社会的边角料,妈妈的小骄傲。”

“你踏马会说话也少说一点。”

“本来听完歌没事,你这一句直接给我整破防了。”本来是来找乐子的网友整个人都emo了。

“我宣布《无名的人》是今年春节档电影最好的歌曲。”

“确实,比《常回家看看》更有感觉。”

大部分网友都认为《无名的人》,写的更真实,而《常回家看看》虽然温馨,却过于煽情。

至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过是口水歌而已,看电影听听还行,听几遍就腻了,只有《无名的人》可以单曲循环。

“你们以为诺言就写了三首歌吗?还是太单纯了,强烈建议你们听一下《望》。”这位网友放上去一条链接。

歌名看不出来什么,有网友好奇地点开。

发现这又是诺言写的,演唱者是林晚晴。

众人眼睛都亮了,这对他们天天磕的CP组合,就没唱过不好听的歌,春晚上的《赤伶》,以及刚刚火起来的《常回家看看》,无一不是经典。

点开音乐,钢琴独奏然后引入鼓点+弦乐,很常见的的形式。

林晚晴的声音传出来。

“红色风筝俯瞰着地图,

飘太远在哪儿着陆,

远行的人是望远镜里的模糊,

借背影放大孤独……”

林晚晴的声音在轻鼓点跟钢琴的映衬之下,显得格外的温暖,温柔中带着笑意,好像在耳边低语呢喃一样。

不过这里情绪没有爆发出来,主歌部分,听众听了没有太多感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