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历史军事>扬锋汉起> 第三百二十六章是非得失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六章是非得失(1 / 3)

二月二十八日,迎回天子的仪仗入江陵城。

司马休之觐见天子,伏地大哭,司马德宗坐在席中,两眼茫然。司马德文泣不成声,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结束了,能够平安回归建康真是祖宗保佑。

三月一日,司马休之送天子登上楼船,刘毅、何无忌等人率军护送,只留下千人驻守荆州城。

天子仪仗刚走三天,桓振便率军来攻,江陵城内有桓家旧吏,听到桓振再来,打开城门相迎。

司马休之正在刺史府下令征召城中青壮上城协守,听到西门已破,不敢耽搁,带着亲卫从东门逃走,江陵城再度落入桓振手中。

此时护送天子仪仗的队伍已至夏口,辅国将军何无忌继续护送天子前往京城,刘毅和刘道规则分驻军于夏口南北。

司马休之顺江而下,逃至夏口,告知江陵被桓振夺走的消息,刘毅和刘道规相视一笑,此预料中事也。

刘道规派刘怀肃率军前往,刘毅则让广武将军唐兴前去,两人暗中相争,谁都想将收复江陵的功劳揽入己手。

刘怀肃是刘裕从母(姨母)兄,以平定孙恩之功任费县令,闻刘裕京口起兵投奔,平定桓玄之乱拜高平太守,冯该父子亦死于他的手中。

刘道规(刘裕异母弟)暗中交待刘怀肃,此战关系到荆州刺史落于何人之手,两人都知刘毅不甘居于刘裕之下,对荆州刺史之职虎视眈眈。

杨安玄之所以急着出外巡视,是因为他前日收到阴慧珍寄来的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他的浓浓思恋。

杨安玄歉意地一笑,快步朝水榭行去。水榭中,阴慧珍坐在墩凳之上,面朝潭水,红唇噘起,欢快的笛声从她的唇边蹦出,飞舞在潭水之上、柳丝条畔、鲜丛中。

阴晞看到杨安玄兼程赶来,十分欣喜,说明杨安玄并非贪图孙女的美色,对珍儿有情意。

当年杨安玄身为汝南太守时巡视过属县,雍州十多个郡,属县多达百个,不可能每个郡县都巡视到,正常情况只能巡视某郡,其他地方委派佐吏、循行代行。

笛声远远传来,杨安玄加快脚步,快走几步醒悟过来,阴老爷子还在身后。阴晞见杨安玄停住脚步,笑道:“安玄,你且去看珍儿,不用管老夫。”

迎面一阵箭雨,桓振躲闪不及,身中数箭,鲜血直流,愈感乏力,回顾身侧,只剩下十余骑。

而且杨安玄也不能总把张锋、沈庆之当成随从,两人成亲便成了大人,等过段时间杨安玄打算把两人派往荥阳,雏鹰终究要学会展翅高飞。

刘怀肃心中暗笑,这位司马刺史丢失江陵城,恐怕德舆和刘毅都不会再让他呆在荆州了。

三日后,阴慧珍艰难诞下一子,万幸母子平安。

御史中丞王桢之弹劾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兵败至江陵失守,天子下诏免官,征还建康,以征虏将军、吴国内史魏咏之为荆州刺史。魏咏之,刘裕亲信,荆州刺史一职最终落入刘毅手中。

自知必死,桓振哈哈笑道:“原本愚身死此处。”说罢,策骑朝朝廷大军冲去,奋力斩杀数人后,被隐在一侧的唐兴刺死。

桓振即死,荆州兵马或散或降,刘怀肃与唐兴大军进驻江陵城。将桓字旗换回晋字旗,出榜安民,城中百姓木然地看着这一切,兴亡皆是百姓苦。

杨思平笑道:“汝祖父曾是梁州刺史,汝父十五岁便镇守成固抵御秦军,我杨家与梁州渊源颇深。唉,一晃三十年过去,事是人非,让人生叹。”

此行杨安玄没有带张锋、沈庆之在身边,两人新婚不久,这个时候带走他们有些不近人情,恐怕湫儿知道了要骂自己。

原本低迷的士气大为振作,朝廷兵马呼吼着与荆州兵战在一处,双方杀得难分难解。

一路急驰,无心看风景,四月十日杨安玄来到阴家庄,先去拜见阴晞。

四月,“布谷”声声,农人在田间插秧。与早些年前往建康时看到的荒凉情形截然不同,官道两旁的农田都被垦出,处处都是忙碌的农人。

看到军兵露出惧色,刘怀肃暗叫不好,策马持矛,朝着桓振迎去。桓振目眦欲裂,长槊猛刺刘怀肃,刘怀肃并不硬架,以矛身往外推,拨开槊杆。

三月十三日,天子司马德宗回归京城,众臣迎接,请罪。天子有诏,众臣依旧行事。

读罢信,杨安玄心中涌起愧疚,阴慧珍比孔苗晚一个半月怀孕,算算日子临产在即。孔苗怀孕时他一直陪在身旁,而对阴慧珍除了送些东西前去未曾相伴过一日。

杨安玄替杨思平布菜,缓缓语道:“三叔熟知军旅,如何行军打仗小侄不用多言。等三叔到达江州后,让王镇恶返还襄阳,朱龄石兄弟则留在三叔帐下听用。”

杨安玄心中一沉,这个年代生产不易对女人来说九死一生,忙问道:“珍儿近几个月可曾按愚所说每日行走两刻,或者爬爬茶山。”

杨安玄继续道:“三叔领军入梁,这些将士多是雍州人氏,背井离乡肯定不愿,三叔要善待将士,同甘苦、明赏罚,上下同欲,方能致胜。”

阴晞道:“老夫每天都会到梅庄陪她走上两刻钟。”

“巴蜀之地汉、氐、羌各族混居,互相之间冲突不断。自东汉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