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历史军事>扬锋汉起> 第三百四十七章东堂应对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七章东堂应对(1 / 3)

二月一日,大朝。

辰时二刻,百官在侍御史的引导下进入太极殿,按位次站好,杨安玄站在五部尚书之后。

侍中入内禀报,钟鼓奏乐,众官跪拜,天子在琅琊王司马德文的引导下登坐御座。待钟鼓停歇,众臣山呼万岁,大鸿胪禇思高呼“礼毕”,杨安玄随众起身。

禇思接着高声道:“弘农郡公、雍兖刺史杨安玄上前朝拜。”

杨安玄趋步来到御阶之前,双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缓缓至地,停留数息方才抬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1)礼中最隆重的礼节,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臣,弘农郡公、雍、兖刺史杨安玄恭祝圣安,万岁万岁万万岁”,杨安玄肃声道。

按照事先的安排,禇思大声唱道:“弘农郡公敬献两穗嘉禾,铜鼎、铜钟、玉罄各一,丝帛二百匹、马匹二十匹、牛五十头,羊二百头,粟米万石拜贺。”

侍立在天子身侧的司马德文代为应道:“天子甚慰,赐酒。”

有内侍用托盘奉酒三杯,杨安玄跪饮,谢恩。

放还酒杯的时候杨安玄飞瞄了一眼天子,只见司马德宗木讷呆坐,眼神不知落在何处。

离开京城十年,再回自家宅院,杨安玄隔着十余丈便下了牛车,只见门前流水依旧,小院石墙上爬满了绿藤。

许氏原是照料袁氏的仆妇,因其做事细心被派到京城照看前来国子学读书的杨安玄,后来杨安玄离开,京中面馆生意便托付给她。

司马遵一愣,问道:“雍州制了多少杨家犁?”

百战之余最受军中健儿尊重,那些护卫从杨怀身边经过时,个个驻足以拳擂胸为礼。杨怀眼中泛起泪光,推开张锋站得笔直,擂胸还礼。

司马遵淡然应道:“豫章公云‘不暇给’,孤亦以为然。如今秦、魏、燕陈兵北境,谯纵盘踞西蜀,卢循作乱广州,天下方兴未艾,诚非完备礼乐之时。”

袁湛奏道:“杨家犁为强农利器,朝廷为防被胡人所得,曾下旨严控杨家犁,出入库皆要登记,制造则由库衙工曹统一督造,其他人不准仿造,因此产量极为有限,眼下三吴之地仅有四成百姓能用上,荆、江、青、充等地更少。”

悄悄地拉住张锋,杨怀问道:“这些儿郎可是军中精锐,我雍州兵马有多少这样的健儿?”

想到年前中书侍郎应浩带来的锻刀之法,照着此法炼出来的刀剑锋利无比,而且不用反复炼打,能显著地提升军队战力。刘裕得到此法后如获至宝,已经组织工匠在渔阳郡铁矿区锻铁冶兵。

“都好”,杨安玄转向杨怀,问道:“怀叔,身子骨还好,腿伤逢到阴雨天还发痛吗?愚让陶郎中开了个方子,你照方子抓药喝上几剂,看看有没有用。”

听到袁氏还念着自己,许氏忍不住泪落,哽咽地道:“难为灵儿娘子还记得老奴,灵儿娘子身体可好。玄郎,听说你娶妻生子,老奴得知不胜欢喜。”

众臣起身,郗恢招呼杨安玄道:“随老夫前往东堂,看看太保有何交代。”

杨安玄出班揖礼道:“多谢王爷,微臣遵命。”

司马遵知其以退为进之策,鉴于当时桓玄初败,江陵未克,长平殷氏是上品门

杨安玄平静地道:“袁尚书稍安勿躁,听愚把话说完。杨家犁之秘虽然不保,但愚并没有违背朝廷旨意放开杨家犁的管制。”

张锋摇摇头,道:“那倒没有,眼下只有万余人有皮甲,这些皮甲是从秦、魏人手中夺来的。”

张锋上前扶住杨怀,笑道:“主公都说了不用多礼,怀叔咱们进屋说话吧,弟兄们,跟我来安置。这位可是仆的师傅,军中老卒,大伙尊敬点。”

侍中跪奏,“请罢退”。钟鼓奏响,群臣对御座跪拜,司马德文牵天子退朝。

谯纵派族兄谯诜守梓潼郡,谯道福镇守广汉,将堂弟谯明子转封镇南将军,率军夺取了益州全境,屯军于汉阳,窥视宁州。

袁湛脸色一白,起身来到杨安玄面前长揖道:“愚误会杨刺史了,请杨刺史见谅。”

五兵尚书董怀奏道:“高密王、益宁刺史司马荣期奉旨讨伐伪蜀谯纵,率三千兵马出新定,在汉阳被伪蜀镇南将军谯明子所败,上疏请罪。”司马荣期是司马懿之弟司马馗七世孙,封爵高密王。

一群男女乱糟糟地上前见礼,杨安玄微笑道:“这些是怀叔和许娘子的家人吗?都是自家人,不用多礼。”

司马遵捋须笑道:“两位卿家都是国之栋梁,些许误会不用放在心上。袁尚书,你不妨按杨卿所说,让工匠各造一部,然后组装,争取春耕时让更多百姓能用上。”

朝议近午时方散,杨安玄随众官向武陵王施礼后,缓步退出东堂。已经面过圣,武陵王交代他在京中暂住,再住在鸿胪寺有些不便,杨安玄与禇思告别,带人回了小长干的家中。

杨怀看到兵丁们皆穿牛皮甲,佩弯刀,带弓悬箭,看上去整齐威猛,透着彪悍之气,比起当初的杨家部曲还要雄壮数分。

当初杨安玄买的这处宅院足够大,有二十余间房屋,杨怀和许氏两家人住了七八间屋,主屋杨安玄的住处一直空着,两边厢房安排张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