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历史军事>扬锋汉起> 第三百六十六章多事之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六章多事之秋(1 / 2)

“什么?弘农公在蔪春城遇刺?”司马德文惊得手中茶杯落地,“当”的一声碎成几块。

“哎呀”,司马德文心疼地看着裂成几瓣的淡红桃杯,有如落般地散落于地。这套茶具还是杨安玄进京送给他的,司马德文爱如珍宝,没想到居然摔残了。

好不容易收回目光,司马德文略带怒气地问道:“长倩,弘农公没事吧,是什么人动的手?”

禇秀之不敢抬头看司马德文的脸,恭声禀报:“今日东堂议事,微臣听外兵侍郎虞达奏称,弘农公杨安玄在蔪春城码头遇刺,事后打捞贼人尸体,有人认出其中有太原王家的人。”

太原王家,司马德文目光一黯,这个家族曾有皇后三人、宰辅十一人,显赫时胜过琅琊王家,如今都化成了云烟。兔死狐悲,这让司马德文感伤己身,司马氏将来也会像太原王氏一样的下场吗?

偷眼瞥见司马德文黯然神伤,禇秀之立时明晓了琅琊王心事,轻声劝道:“太原王家自作自受,大王不必替他们伤怀。”

司马德文轻叹一声,道:“长倩,你认为真是王家所为吗?”

禇秀之沉吟片刻,道:“尸体中有王家部曲王义,此人是王国宝的亲信,应该是他替主家报仇吧。”

司马德文不语,经过桓玄之乱,他已不是当初那个居在深宫、不通世事的少年。王义虽是王家部曲,却选在此时刺杀杨安玄,实在有些说不通,要报仇早就应该动手了。

此时最想除去杨安玄的应该是刘裕吧,司马德文对禇秀之道:“长倩替孤给安玄写封信,安慰一下,就说孤会查明真相,给他一个交代。”

禇秀之心中暗哂,杨安玄岂会在意琅琊王的交代,就算能查清背后指使是谁,朝廷又能给杨安玄什么交代。

“愚在玄武湖观看检阅大典时发现,朝廷水师的战船低矮,不过两三丈高;楼船虽大却华而不实,难以抵御海上风浪。三吴之地、荆楚一带水路纵横,广州要与朝廷争雄,必以水师为重。”

原本司马遵对刘裕充满好感,认为他赶走桓玄光复晋室,并在天子蒙难期间扶立自己执政,是难得的中兴之臣。

卢循点点头,再次抓起羽扇,道:“道覆说得不错,当初愚随孙师与朝廷争雄,与朝廷水师交战胜多负少。只是朝廷亦发觉此事,严令广州所造战舰不得过千。朝廷暗中派有细作,若是大举造船定瞒不过朝廷耳目,奈何?”

“水师”,徐道覆斩钉截铁地道:“朝廷水师不及广州水师。”

徐道覆眼中厉色一闪,阴森森地道:“等待时机成熟,愚便自始兴出军南康,按照字据上门索取阴干之木,一月之内便可拼成战舰千艘。”

卢循感慨地叹道:“道覆真愚之孔明也。”

卢循抓起羽扇轻摇,忧声道:“愚只想恢复祖上荣光,并无争夺天下之意。”

徐道覆厉声道:“孙天师借水成仙,天师道众聚在主公麾下,主公若无进取之心,一旦徒众散去,主公便遁于海外亦无处容身。”

禇秀之微笑应道:“唯。”

…………

徐道覆奸笑道:“愚不打算自己动手,而是让南康郡百姓动手,这样一来朝廷必不会注意。”

“造船所用之木要阴干数年,积于南康倒是无妨。”卢循思索道。

司马德文看了一眼地上的瓷杯,道:“长倩不妨隐晦地告诉安玄,为了他行刺之事,孤将他送来的茶具都摔了。”

派往武原城劝降司马国璠的使者回禀武陵王,称到达武原城暗中见到司马国璠兄弟,两人尚在犹豫之时,下邳太守孟怀玉、彭城内史羊穆之已领军逼至,伪燕天子慕容超派济阳王、尚书右仆射慕容凝率军一万前来营救,司马国璠只得让使者回归。

四月的番禺繁似锦、绿草如茵,码头上舟楫往来、船帆如织,连绵十余里不绝,比起京口毫不逊色。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描述,“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凑”,物品聚集之地也。

“哦,计将安出?”卢循知道自己这位姐夫机智百出,心思灵巧,是自己的萧何韩信。

徐道覆微微一笑道:“赣江水流急而多石,大船行于江上极难,小船又难以运送大木,愚估计至少八成以上的木头会储存在当地。”

卢循无奈地摆手示意徐道覆坐下,问道:“道覆离开三个月,可探得朝廷虚实?”

挥退使者,司马遵恨恨地一拍案几,这分明是刘裕不想看到司马国璠兄弟回归,才会迫不及待地让孟怀玉、羊穆之进军,破坏此事。

徐道覆缓和脸色道:“主公,广州并非没有取胜的希望。一是刘裕尚未完全掌控朝廷,内有杨安玄、刘毅等人暗中相左,外则有谯蜀、南燕等劲敌未灭。愚此行观敌,更是发现了朝廷兵马的短处所在。”

卢循面容清秀,眉长目秀,即便在刺史府大堂依旧是道冠葛衫装束,看上去飘飘有仙道之风。看到徐道覆入内,卢循放下手中书,笑道:“道覆(1),你可算回来了,愚姐三天一问,五天一询,愚都怕见她了。”

可是逐渐司马遵发现,刘裕虽然自己不在京中,却通过王谧等人把持着朝政,不合其意的旨意根本无法颁行,挟天子以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