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霜雪漫>历史军事>扬锋汉起> 第四百零三章安定祥和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零三章安定祥和(1 / 3)

卢循败军到达豫章城后,全力在左里(今江西都昌县西北左蠡山下,鄱阳湖南下的必经要道)构筑防御工事,学刘裕鄱阳湖入口遍设木栅,想切断南下水路,阻挡晋军追击。

朝廷大军在浔阳休整了半个月,十二月十八日,刘裕率大军进攻左里。船行湖中,狂风将船头的旗杆吹折,青旗掉落水中,众将士相顾失色,以为是凶兆。

刘裕朗声笑道:“昔日覆舟山之战,旗杆亦曾像今日被风折断,如今旗杆又断,肯定旗开得胜。”

刘穆之笑道:“不错,当时愚就在主公身旁,亲眼得见。”

一时间参加过覆舟山之战的将领纷纷出声附和,士气高涨,刘裕趁机下令对左里发动攻击。卢循知道已到生死关头,率军拼死抵抗,激战半日,不敌,往南败走。

左里大战,变民军被杀、投水溺死者超过万人,刘裕看到水面上漂浮的尸体,大声叹息,下令招抚降者,宽赦那些被裹胁的百姓。

雷池、左里两战之后,变民军主力几乎丧尽,卢循在南逃的路上收罗溃兵,得四千余人。卢循、徐道覆不敢停留,一路朝广州逃去。

此时刘裕收到孙处从番禺送来的捷报,知道卢循的老窝番禺被夺,再难兴起风浪。

马上就要过年,身为录尚书事的刘裕不便远离,于是派刘藩、刘怀慎率军追击卢循、徐道覆,务必斩草除根。

诸事安排妥当,刘裕率军从左里凯旋,于义熙七年(411年)正月十二日返回建康,天子派侍中袁湛、祠部尚书阴友齐等人前往劳军。

褚家是上品门阀,向刘裕投效带动了不少门阀士族转换立场,让刘裕与门阀的关系进一步得到改善,刘裕因此奏请禇裕之为广州刺史。

临近过年,西市越发热闹,牛车、马匹等不得入市,人流依旧将西市内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随着西市不断扩建,原本的五十名市兵已难以满足维持秩序所需,袁河向杨安玄请示增加市兵至三百人。

市兵是优差,年俸百石,相当于九品官,被兵丁戏称为“市长”;而且靠市吃市,商贾打点的财物不在少数,不少立功的兵丁宁可不要亭长、驿长的差使也要当这个“市长”。

孔鲜正要举筷夹菜,闻言放下筷子道:“愚早有耳闻,莫非是真?可有什么字画,安玄你可要让愚先睹为快。”

张纲的母亲颜氏对着身旁掺扶着自己的儿子道:“元规,杨刺史是位明主,你要用心报效。”

杨安玄道:“倒是有几幅字画,待愚得暇带鲜之兄一起前去看看。此次找鲜之兄是另有要事。愚不是说过有钱准备建一处学宫吗,现在时机成熟了。”

禇裕之,字叔度(1),是故太傅褚裒曾孙,侍中褚秀之三弟,琅琊王妃褚灵媛的三哥。刘裕北伐平灭燕国之后,褚家兄弟看晋室将倾,识机向刘裕表忠心。

工曹掾张纲带着老母、妻儿以及两个兄弟三家十九口随着人流慢慢地向布市走去。新年将至,张纲打算给母亲和妻子买件裘衣,给孩子们缝制新衣。

缴获的辎重多不胜数,粮草十二万石,刀枪等兵器数以千计,战船四百多艘,光从浔阳城获得的财物折算金便多达三千五六百两。

杨安玄端起杯子,笑道:“若无满嘴铜臭,哪得盈袖书香。”

当初没有入市的商家后悔莫迭,如今要在西市购上一个铺面比起以前至少贵了两倍,还不见得有人出让。市令袁河变得炙手可热,时常有人宴请,想请想从他手中谋块地皮。

军中每年有千余兵丁退伍,杨安玄十分重视这些人的安置,除了赐田外,立功的分配到各县任县尉、驿长、亭长、游檄、关卡的令吏等职,也可到屯军中任轻闲之职,普通士兵不愿退伍亦可转为市兵、亭卒、驿卒等差使。这些兵丁充实到基层,起到了稳固乡里的作用。

自腊月起,西市的九市内便熙熙攘攘,前来买、卖东西的人比肩继踵,当初杨安玄设立西市特意选择了四周有空地,除了金市外皆可向外扩建,不然的话就又要兴建一处集市了。

冉氏赚得盆满钵满,孔鲜没少给家中寄钱,孔懿知道儿媳生财有道,才会发话让儿子为自己的书雕版刻印。

妻子胡氏看着四周笑容满面的人群,感慨道:“这襄阳城比起广固来可热闹了太多。”

杨安玄微笑道:“愚已命人前去选址,年后便可募人开工了,鲜之兄身为文学掾,可要主持此事。”

孔鲜指着杨安玄道:“此等儒雅之事被安玄说得满嘴铜臭,罚酒一杯。”

广州已克,刘裕奏请以建威将军褚裕之为广州刺史、领平越中郎将、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

为满足市场所需,冉氏新招了百余名工匠,将襄阳四周郡县的工匠搜罗一空。杨安玄对参与雕版的工匠登记造册,仍不可避免地有“盗版”出现,这年代可没有专利权,既有利于传播文化,杨安玄也就睁一眼闭一眼。

杨安玄亲至市中对西市的官吏和市兵训话,让他们维护好集市安全和繁荣,商贾主动相赠的财物可以收取,但若敲诈、勒索商家,一经查实便从重惩处。

晚间,杨安玄请孔鲜一家赴宴,席间杨安玄对孔鲜问道:“鲜之兄,岳父在曲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